扶起跌倒老人,本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但今天却成为了舆论关注的焦点。某高校就此开展了民意调查,下图调查显示的信息说明( )

①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
②价值判断是建立在价值选择之上的
③人们的价值选择都有自己的原因,不应有统一的评判标准
④社会信用状况影响了人们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某社区推出“时间银行”储蓄服务项目,即社区志愿者用自己的时间为需要帮助的人服务时,这个时间被储蓄、记录下来,等到自己需要帮助时,则由社区派其他志愿者进行回报服务。上述材料表明( )
①个人和社会相互依存、密不可分
②精神贡献大于物质贡献
③人们的价值取向是利己
④奉献和索取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舒婷在《人心的法则》中写道:“为一个诺言而信守终生?为一次奉献而忍耐寂寞?是的,生命不应当随意挥霍,但人心,有各自的法则。”这段诗所包含的哲理是( )
A.价值实现取决于人们的选择
B.人的价值是永恒的
C.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
D.价值选择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著名钢琴艺术家傅聪认为,学琴的人以为把手指练得飞快就会变成第二个郎朗,其实5~10年之后,只不过是有了一批“光彩的手指”,而这与成为艺术家的境界相去甚远。这种学琴的方式问题在于( )
①忽视综合素质的培养
②轻视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③缺乏循序渐进的训练
④违背了人才成长的规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D.③④
幸福,在西方文化传统中有诸神之赐、来世之享、天赋权利等解读。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幸福是金钱的占有、幸福是奉献的喜悦等观点,分析这些幸福观,正确的理论出发点是( )
①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然具有社会历史性
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然具有阶级性
③社会价值观的主导者历来属于人民群众
④正确的幸福观才是美好生活的航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十二五”规划建议,实现从“国富民强”到“民富国强”,这一转变,顺应人民的新期待,更加注重改善民生。从哲学上看( )
A.坚持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B.坚持用局部变化推动整体的发展
C.体现了量变必然引起质变的道理
D.体现了主要矛盾决定事物性质的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