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作为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的科学理论,也具有“革命”的特性,下列体现这一点的是( )
A.不仅指导人们认识世界,更指导人们改造世界
B.其形成和发展来自于改革开放的实践
C.它接受了实践的反复检验
D.是指导人们变革旧制度的科学理论
到了19世纪中叶,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客观条件具备的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批判地吸收了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创立了崭新的唯物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后,开始出现了( )
A.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
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D.唯心史观和唯物史观的对立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之一。这也充分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
A.是变化不定的哲学体系
B.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C.具有实事求是的理论品质
D.没有自己核心的思想和理论
19世纪欧洲工人运动的发展需要一个科学理论的指导,为此马克思、恩格斯在深入工人运动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创作活动,形成了一系列的光辉著作。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 )
A.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B.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C.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辩证法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法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D.坚持群众路线
被推翻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六曾经哀叹:是伏尔泰和卢梭毁灭了法国。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 )
A.哲学对社会变革起决定作用
B.任何哲学都可以成为时代变革的先导
C.哲学作为巨大的物质力量可以动员和掌握群众
D.反映自己时代要求的哲学可以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在北京举行的“马克思主义论坛”,与会者认为,应该认真贯彻中央精神,用好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切实把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摆在重要位置。这是因为( )
A.哲学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正确看法
B.哲学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
C.哲学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D.哲学的发展水平是社会文明程度的唯一标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