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是中国现代美术的奠基者、杰出的画家和美术家。他把西方艺术手法融入到中国画中,他的素描和油画则渗入了中国画的笔墨韵味。这说明( )
A.徐悲鸿在实践中进行了文化创新,做到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B.中西画法混合就能画出名画
C.文化创新离不开传统
D.文化创新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过程
“文化创新来自创作者的灵感,主要靠文化创作者的聪明才智。”这种观点否定了( )
①文化创作者在文化创新中的作用 ②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③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④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实践是知识的母校,知识是生活的灯塔。”这一谚语体现了( )
①实践与知识不可分割
②人的社会实践活动需要一定的科学知识作指导
③一切优秀文化都来自于社会实践,引导社会实践的发展
④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文化对社会实践有反作用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年来,广东省的一些城市开展城市精神的讨论与提炼,如惠州市将“崇文厚德,包容四海,敬业乐群”等三种提法纳入城市精神;深圳市将市民精神提炼为“开拓创新、诚信守法、务实高效、团结奉献”……这些城市精神既富有时代特色,又展示了城市自身的文化内涵。
材料二 某市委书记在参加讨论时指出“城市的发展最终还是以文化论输赢”,并提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文化竞争力”,要把文化建设作为做大做强城市的强大推动力。只有繁荣的经济而没有昌盛的文化,只有物质的丰富而没有文化的全面发展,就称不上“全面小康”。
(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体现了“文化生活”的什么道理?(12分)
(2)结合材料二,联系所学的“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各级党委和政府为什么要高度重视“文化竞争力”。(14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在文化传播的力量对比方面,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存在很大差距。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利用其雄厚的经济和科技实力,拥有大量的现代化传播工具,控制着强大的信息传播网,垄断着国际舆论和新闻发布渠道,向世界全方位、全时空、全天候地推销其价值标准、意识形态。德国记者约瑟夫·乔菲甚至认为,美国的软实力“甚至比它的经济和军事实力还要强大。美国的文化,不论是粗俗的还是高雅的,都强烈地向外散射,类似于罗马帝国时代,但更具有新奇性……美国的软实力遍及世界各个角落。”
(1)上述材料体现了“文化生活”的什么道理?(13分)
(2)面对上述材料反映的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应对?(13分)
中国有些历史文化资源成为外国文化产业资源,如日本版《三国演义》、美国版《花木兰》等。这启示我们( )
A.应该保护文学名著的知识产权
B.应该大力发展我国的文化产业
C.用法律手段遏制外国的文化掠夺
D.应该坚持正确的文化发展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