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民族国家内,民族问题能否妥善解决,关键在于能否制定和实施正确的民族政策。正确的民族政策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统一至关重要。下列是一国制定与实施民族政策可能产生的社会后果,其中正确的是( )
①民族政策失误→民族矛盾激化→社会动荡→经济衰退→爆发政治危机→外部势力插手→国家分裂
②民族政策正确→民族矛盾消失→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政治危机的根源消除→国家政权巩固→民族关系良性发展
③民族政策正确→民族矛盾缓和→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对国家认同感增强→民族关系和谐稳定→国家繁荣昌盛
④民族政策正确→民族关系和谐→交流、合作、沟通增强→民族心理素质趋同→民族差异逐步丧失→民族矛盾得到解决→国家政权巩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我国已建立5个民族自治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下列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表述正确的是( )
①凡是在有少数民族居住的地区,我国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②自治机关主要是指自治区的人大、党委和政府
③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和自治县(旗)
④民族自治区接受中央的统一领导,是我国的地方行政区域。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每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西藏珞巴族人口不足3000人,也拥有1名全国人大代表。这体现出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 )
A.民族团结原则
B.民族互助原则
C.民族平等原则
D.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
广西壮族自治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50多年来,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世居广西的12个民族心相连、手相牵,共同缔造了一个文明和谐的大家庭。可见在我国( )
A.逐步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B.民族差异已经消除
C.伴随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民族问题已经消除
D.各民族逐渐走向大同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多党合作制度规定了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关系,中国共产党处于领导和执政地位,各民主党派是中国的参政党。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六十年来,我国顺利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选自《新中国60年》序言
材料二 “60年来,多党合作和人民政协事业与新中国一路同行、成就卓著;展望未来,多党合作事业重任在肩、前景远大。”“6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致公党为促进社会主义贡献了力量,发挥了参政党应有的作用。”
——中国致公党中央主席万钢
(1)结合材料一分析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原因。(12分)
(2)我国政党制度的基本内容是什么?材料二体现了我国政党制度的哪些内容?(14分)
2012年,党立足民生促和谐,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改善民生方面发挥着领导核心作用。某校高三(5)班的学生,围绕党的作用,组织了一次社会调研。
【人民生活有保障】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社会建设,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完善城乡社会养老、医疗保险制度,深化分配制度改革促进社会公平,加大反腐力度促进廉政建设,加大对公共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等。这些措施有力地保证了社会的稳定发展。
(1)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分析党中央、国务院为什么要采取上述措施。(12分)
【方向保证、政策指导】
A县县委为促进本县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要求,在座谈、走访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文化兴县”的发展战略,并提交县人大审议通过。同时,要求县政府尽快研究制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扶持政策,拓宽融资渠道,尽快搭建服务平台,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2)运用“有关政党”的知识,分析材料中A县县委上述做法的依据。(14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