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理解的公平、正义往往是一种平均主义。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现在人们理解社会公平、正义有两个基本的价值取向:第一个基本价值取向就是让全体人民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第二个基本价值取向就是为每个社会成员自由充分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机会平等。这表明( )
①价值观具有时代性、历史性
②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
③不同的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导向不同
④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公民道德重在养成,社会风尚重在培育。评选表彰来自基层的道德模范,褒奖群众身边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的“平民英雄”,推崇在基层涌现的“凡人善举”,能够引导广大群众见贤思齐、争先创优。这表明( )
A.世界观能指导人们正确地改造主观世界
B.哲学思想影响人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C.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D.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长期从事黑社会犯罪研究的西南大学汪力教授认为:黑社会性质的组织,并不是一开始就是黑社会组织,通常是从合法经营者发展而来,所以不少黑社会组织头目往往还有“红帽子”,如政协委员、人大代表; 但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加,这些人的观念也随之发生变化,总希望更容易就赚到钱,赚更多的钱。观念的变化导致人生截然不同的结果。说明( )
A.价值观对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B.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有导向作用
C.正确的价值观要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
D.价值观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民族英雄林则徐的这句诗体现的人生价值有( )
①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②有价值的人生不应考虑个人利益
③对社会的贡献大小决定了人生价值的高低
④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以社会对个人的尊重为基础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月平均消费在500~1000元的占42.9%,2000元以上的占11.7%。他们的生活费主要靠父母给的占55.1%,自己勤工俭学和奖学金获得的占30.5%。他们的消费结构是,生活费占37.8%,服装和日常生活占23.8%,娱乐、上网占15.9%,学习占12.3%,恋爱占4.3%;在日常购物方面,更加注重品牌和质量。
材料二 对于成长中的大学生来说,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定型阶段,极易受家长、教师、同学及社会其他成员的影响,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因而,如何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的消费观念是摆在大家面前的一道难题。
(1)结合材料一,指出影响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因素有哪些。(10分)
(2)联系实际,指出应如何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的消费观念。(16分)
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G省近年投资率和消费率的变化情况。
年份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投资率/% | 42.9 | 44.8 | 46.9 | 50.4 |
消费率/% | 51.6 | 50.2 | 48.6 | 45.7 |
注:据有关资料测算,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高于投资。(消费每增加100亿元可新增GDP 106.12亿元,而投资每增加100亿元只新增GDP 100.02亿元)
材料二 近年G省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消费情况。
年份 | 生产总值增幅/%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幅/% |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幅/% | 农村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 |
2009 | 11.8 | 7.7 | 5.0 | 38.1 |
2010 | 11.6 | 8.2 | 5.9 | 36.8 |
2011 | 13.4 | 10.4 | 8.3 | 35.4 |
2012 | 15.2 | 10.1 | 7.3 | 33.8 |
(1)材料一、材料二各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8分)
(2)材料一和材料二有什么联系?(6分)
(3)我国政府应采取哪些措施进一步扩大内需,刺激消费?(1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