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60多年以来,我们走过弯路,绕过远路,有过“大跃进”的急于求成,有过“十年内乱”的惨痛教训,但最终我们党在实践中摸索出正确的航线。这主要体现了( )
A.事物是永恒发展的
B.要注重事物量的积累
C.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D.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社会生产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但某些人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搞“科学算命”,冠以“新潮”的名字,称之为“时代的发展”。把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搞“科学算命”称之为“时代的发展”的观点( )
A.正确地运用了先进的信息技术
B.具有超前时代性的观点
C.没有看到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D.没有正确理解发展的实质
青海湖每年入湖沙量987万吨,湖深由20世纪初的37.5米淤塞到现在的25.28米,湖堤裸露面积达359.4平方公里,成为近年来沙尘活动新的诱发地。这表明( )
A.自然界是变化发展的
B.人类社会是变化发展的
C.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D.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建设创新型国家要让创新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其前提是把对真理的追求作为创新的主要动机。只有永无止境地探求未知、追求真理,才不会急功近利,才有持续创新、不畏艰辛的动力。爱因斯坦说过,“在科学殿堂里有三种人:一种人为了谋取功利,另一种人为了满足兴趣,再一种人为了追求真理。天使要把前两种人赶走,只留下第三种人”。
(1)从哲学上讲,为什么“要让创新成为一种生活方式”?(11分)
(2)结合你的生活和学习实际,说明你打算怎样“让创新成为一种生活方式”。(15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11年6月15—16日,2011全国工程设计科技创新大会在京召开。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举办的第一次科技创新大会,主题为“创新设计、低碳发展”。“十一五”期间,工程勘察设计企业在技术创新和转化先进科技为现实生产力方面取得了许多新成果及成功经验,为实施节能减排、落实保护环境基本国策作出了显著成绩;加强行业内总结交流、推动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与水平的提高、促进行业“十二五”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引领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企业表达的共同心声。
(1)运用“思想方法和创新意识”的知识谈谈你对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理解。(16分)
(2)有人认为“没有否定就没有创新,创新就是否定”。请你运用辩证否定观的知识评析该观点。(10分)
有个孩子去池塘摸鱼。他父亲叮嘱他:摸鱼时不要弄出声,否则,鱼会吓得往水深处跑,就捉不到鱼了。孩子刚开始摸鱼时缩手缩脚,一条也没逮到。后来,他突发奇想,先在池塘中央挖个深水坑,再向池塘四周扔石子,鱼就会跑进深坑,他用这个办法竟捉到了半桶鱼。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A.要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B.要正确认识物质与运动的辩证关系
C.要具有革命的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
D.科学思维方法是我们做事成功的源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