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后,中国与东盟双方约有7 000种产品享受零关税待遇,中国对东盟的平均关税由原来的9.8%下降到0.1%,逐步实现货物贸易自由化。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
A.推动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
B.促进了区域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C.改变了发达国家主导经济全球化的局面
D.导致了区域内各个国家税收的减少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已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世界500强企业中已经有近480家在中国投资,比例高达96%。这主要说明了( )
A.劳务的全球化B.贸易的全球化 C.资本的全球化D.技术的全球化
金融危机爆发后,在不少原本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会议上,发展中国家不再只是点缀,未来经济全球化将更加突出“共同治理”的理念。这一变化( )
A.确立了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主导地位
B.减少了经济全球化的不良影响
C.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的平衡发展
D.能够避免世界金融危机的发生,有效维护经济安全
据亚洲开发银行《亚洲经济监测》报告,受欧洲债务危机和美国经济减速影响,除日本等部分发达国家以外的亚太地区2012年经济增长率预计为7.2%,比2011年9月时的预测值降低0.3个百分点。上述材料表明( )
A.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
B.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
C.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
D.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主要是部分发达国家
2012年9月10日,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温家宝总理强调要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增强企业创新活力。政府要激发企业创新活力,须为企业做好“加减乘除”四篇文章。下列做法与对应的“加减乘除”要求一致的是( )
A.“加法”:增加税收,尽量增加财政支出
B.“乘法”:科技创新,保护知识产权
C.“除法”:强化计划,规定生产要素分配
D.“减法”:兼并重组,减少国有企业数量
从国际经验来看,当一个国家和地区人均GDP超过5 000美元的时候,休闲消费就会进入快速增长的时期,伴随山东省人均GDP迈入6 000美元大关,山东省政府实施《国民休闲发展纲要》,培育国民休闲意识,壮大休闲产业,保障国民休闲权利,提升居民的幸福指数。山东省政府实施《国民休闲发展纲要》,表明( )
A.正确处理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有利于实现民生与经济的双赢
B.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有利于进一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C.随着经济发展,我国居民消费已经进入享受型消费阶段
D.居民消费质量的提高,取决于居民消费观念的转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