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终端的普及和成本的降低,以及无线宽带网络的发展,云计算在中国市场得到推广,新的“云消费”模式逐步显现。这说明( )
A.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动力
B.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C.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D.消费对生产具有导向作用
从2012冬天到2013年春天,我国多地遭遇雾霾天气,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9—2012年S市空气质量、机动车保有量和煤炭消费状况
| 2009年 | 2010年 | 2011年 | 2012年 |
空气质量达二级(良)以上(天数) | 285 | 283 | 279 | 275 |
机动车保有量(万辆) | 103 | 121 | 156 | 180 |
煤炭消费量(万吨) | 2210 | 2400 | 2621 | 2930 |
煤炭占全市能源消费比重(%) | 42 | 39 | 37 | 36 |
注:①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目前世界平均水平为28%。②近年来,S市肺癌、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分别增长了47%、28%、25%。
材料二 为既保证经济发展,又改善空气质量,S市采取了以下措施:减少煤炭消费量,增加天然气在总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优化机动车结构,淘汰老旧机动车;关停高污染企业和退出一批落后生产工艺,大力发展高新科技产业和教育、传媒、通讯等服务产业;增加财政投入,加快发展农村清洁能源,鼓励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大力发展农村沼气,改善农村地区环境质量。
(1)揭示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信息之间的关系。
(2)结合材料,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S市所采取的措施是如何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的。
(3)在一次以“怎样建设美丽中国”为主题的班会活动上,小张同学发言说:“建设美丽中国,实现‘天蓝、山青、水绿’的美好愿景,现在再宣传环保理念已没有价值,真正有价值的是实际行动。”运用价值与价值观的有关知识,评析小张同学的观点。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近几年来,国家对农业、农村经济采取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短短几年时间,我国完成了向农村“取”到向农村“予”的历史性转变。如农业税条例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中国农民告别延续了2600年的“皇粮国税”。2011年以来,中央财政对“三农”方面的投入进一步加大。2011年全年对“三农”的投入首次达到1万亿元左右,主要用于促进农民增收,增强农业综合能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中央财政还新增129亿元资金,全部用于支持粮食生产和抗旱工作。在夏粮生产的关键时刻,国家决定提高补贴规模,同时实施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从2004年开始.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了“八连增”,连续5年超过5000亿千克。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从没有过成就。
材料二 解决好“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局。“三农”问题是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非常重视“三农”问题,重视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从2004年到2012年,连续9个中央一号文件聚焦“三农”,持续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重点,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从而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解决了13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对世界农业也作出了积极贡献,取得的辉煌成就举世瞩目。
(1)运用财政和税收知识对材料一中的强农惠农政策进行分析。
(2)结合材料二,分析党中央重视“三农”问题的政治原因。
2013年1月28日,中国万向集团成功收购美国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锂电池制造商——A123系统公司除军工合同以外的所有资产,构建起“中国投资、美国运营、全球市场、创新技术、提升中国”的全面国际化发展平台。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加快海外并购是企业经营成功的关键
②要积极“走出去”,加快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
③要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④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下图是经济学中著名的微笑曲线,在产业链中,附加值更多地体现在两端的设计和销售,处于中间环节的制造附加值最低。微笑曲线给我国政府的启示是( )

①提升产品的质量和服务水平
②依靠技术进步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③加大对企业研发的鼓励和支持
④注重对知名品牌的培育和保护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013年多部委酝酿向机动车征收排污费,并优先将占机动车保有量11%但排放量占86%的重型汽车纳入环保税征收范围。对重型汽车征收环保税( )
①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 ②推动了资源节约 ③限制了汽车生产 ④提高了生产成本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