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引发了民间故事热。从广义上讲,民间故事是由劳动人民创作并传播的、具有虚构内容的散文形式的口头文学作品,是所有民间散文作品的统称。民间故事从生活本身出发,但又不局限于实际情况以及人们认为真实的和合理的范围之内。这说明( )
①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②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③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文明的动力
④民间艺术元素决定文化作品的成败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作为祭奠逝者、缅怀先人的传统节日,清明节三天小长假,人们纷纷外出祭祀、扫墓、踏青。回答小题。
1.清明期间,文明祭扫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一些地方倡导文明新风,推出鲜花祭扫、网络祭扫、居家祭扫等“低碳”祭扫方式,给清明增添了不少清新气息。可见( )
①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②传统文化总能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融入新的内容
③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起积极作用
④作为中华文化组成部分的清明文化也具有包容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已连续举办七届的“汉语盘点”活动,意在用一个字、一个词来概括过去一年人们心中的中国和世界。如2012年国内年度字为“梦”,国际年度字为“衡”。“汉语盘点”活动的文化宗旨是( )
①彰显汉语魅力,推进汉语传播
②尊重群众实践,体会文化内涵
③促进文化交流,加强文化融合
④见证中华文明,传承传统思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深圳公益广告“礼之用,和为贵”,是奥运会和谐主题的延伸,是中华文化核心价值的体现,也与国际理念和人类公认的价值观并行不悖,展现出中华文化“不一样的精彩”。“和为贵”主要体现了中华文化的( )
A.包容性 B.源远流长 C.博大精深 D.区域特征
由文化部等部门组织的2013年第三届海外“欢乐春节”活动在全球99个国家和地区正式启动。活动共计385个项目,包括主题庙会、广场巡游、旅游推介、网络互动以及文化名人与当地民众互动等各类活动。材料表明( )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③民族节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④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由中央电视台和光明日报社共同主办的2012年“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大型公益活动,经过近三个月的寻访和事迹展播,引发了强烈反响,引导更多的人关心和关注农村教育,支持和帮助乡村教师。这表明( )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活动
②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③大众传媒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④优秀文化能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舌尖上的中国》是国内近年来收视率最高的一部纪录片。它以美食作为窗口,用国际化的叙事方法,展示着中国的日常饮食流变、中国人在饮食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千差万别的饮食习惯和独特的味觉审美,让海内外观众领略中华饮食之美,进而感知中国的文化传统、社会变迁和人生百味。这部纪录片的创作方法能够体现出的文化生活道理有( )
①文化不仅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给予经济重大影响
③一定的精神文化需要相应的物质载体
④文化在交流中传播,能够增强国际影响力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