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现代海洋经济包括为开发海洋资源和依赖海洋空间而进行的生产活动,以及直接或间接为开发海洋资源及空间的相关服务性产业活动。
材料一 随着陆地资源逐步紧缺,人类活动进一步向海洋延伸,海洋经济地位加速提升。总体来看,海洋生产总值每增加1元,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相应增加约10元,这是海洋经济对国民经济的长期影响。
近五年来我国海洋生产总值情况(单位:亿元)

近五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和海洋生产总值增长率对比
年度 项目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海洋生产总值增长率(%) | 11 | 8.6 | 12.8 | 10.4 | 7.9 |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 | 9.6 | 9.2 | 10.4 | 9.3 | 7.8 |
注:美、日、英三国海洋经济绝对值分别是我国的14倍、13倍和5倍,其海洋产值占GDP的比重平均高出我国0.2~1.8个百分点。
(1)图表(含注)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简要叙述发展海洋经济的经济意义。
材料二 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国家战略,也是山东经济腾飞的重大机遇。为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山东省政府做了大量工作:政府领导深入基层,广泛听取群众和专家的意见和建议,编制《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纲要》,以指导蓝色经济区的建设;积极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推动银行、证券、保险、融资性担保等金融机构加大对海洋经济的支持力度;在沿海中心城市,规划建设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等立体交通体系,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发展创设有利条件。
(2)结合材料,说明山东省政府上述做法体现了哪些政治生活道理。
材料三 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必须突出发展海洋经济、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这一主题;必须把海洋和陆地作为一个整体谋划,统筹海陆发展;必须特别考虑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特色,体现特殊功能和需要。
(3)阐释材料三蕴含的矛盾分析方法。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在北京街头牵着你的手,却看不见你的脸。”持续的雾霾,不只是北京的烦恼,大雾中,一条深褐色的巨大污染带斜穿国土,从北京、天津到石家庄,从郑州、南通到贵阳,74个重点监测城市近半数严重污染。
雾霾模糊了人们的视线,但对于当下中国污染现状的反思却格外清晰起来。此次我国中东部多省遭遇十面“霾”伏,虽然与极其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天气过程和气象条件有关,但根本上是长期以来粗放式发展所累积的恶果。雾霾再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已经行不通,发展经济的同时,生态文明建设必须重视起来,建设“美丽中国”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改善环境应从现在做起,从每个人做起。
(1)结合材料一,运用宏观调控的有关知识,分析政府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依据并为政府解决这一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2)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在改善环境、建设“美丽中国”的过程中公民所起的作用。
2012年12月,中共中央出台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要求党政各级机关要更加深入基层“接地气”,获取基层群众的声音。“接地气”( )
①是由我国国家性质决定的
②能切实维护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
③是党坚持依法行政的体现
④有利于实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
A.②③ B.③④ C.①② D.①④
2012年4月,《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由国务院制定并公布。校车安全的实现,不仅需要有法可依,更需要严格执法和监督。对政府执行《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具有外部监督职能的国家机关是( )
①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协
②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③各级监察部门和审计部门
④各级人民法院和检察院
A.①④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铁道部、新闻出版总署、卫生部等部委被撤并,国务院正部级机构将减少4个。政府职能转变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这次国务院机构职能转变,着力解决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问题,着力解决职责交叉、推诿扯皮问题,加快形成权界清晰、分工合理、权责一致、运转高效、依法行政的国务院机构职能体系。上述材料表明,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 )
①推进了政治文明建设,为落实依法治国方略提供了根本保证
②有利于提高政府行政执法和服务水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与社会和谐
③有助于简化、削弱政府职能,提高办事效率,促进政府依法行政
④促进了政府工作作风转变,审慎用权,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广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一直备受关注。经国务院批准,广东省制定了《广东省“十二五”时期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先行先试方案》。根据该方案,到2015年,广东力争打造成为全国行政审批项目最少、行政效率最高、行政成本最低、行政过程最透明的先行区。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意义在于( )
①减少政府的职能
②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③强化政府的管理职能
④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