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原有的行政体制下,国务院部门在职能定位、机构设置、职责分工、运行机制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影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力和创造力的充分发挥。为转变政府职能、理顺部门职责关系,进一步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组织架构和职能体系,党的十八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国务院将这个方案提交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并于2013年3月14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表决通过。
(1)《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从形成到最后的通过,蕴含了政治生活的哪些道理?(9分)
(2)请从经济生活的角度论证国务院机构改革的必要性。(9分)
改革开放至今,国务院进行了7次机构改革。尽管每一次改革的主题有所不同,但都促进了政府行政效率的提高,使政府活动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之所以要进行政府机构改革,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 )
①改革是解决阶级社会基本矛盾的主要方式
②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③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④改革能彻底解决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创新是创造的动力,创造则源于生活。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当前却存在这样的问题,我们的设计师都在做外国的设计风格,脱离了自己的生活,没有找到自己的风格,创造也失去了鲜活的源泉,只能成为别人生活方式的“制造者”。据此回答小题。
1.之所以要进行创新,从哲学上看这是________的要求。( )
①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
②世界永远处在不停地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中
③辩证否定观
④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下边漫画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①要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
②要敢于突破传统思维的束缚
③要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④既要尊重书本,又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各地要大力扶持和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为破解当前家庭经营中存在的“低、小、散”难题,推动传统农业升级,党和政府强调要发挥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产经营主体的作用。这表明认识是( )
①在实践基础上不断丰富发展的过程
②不断克服谬误逐步接近真理的上升过程
③主体对客体的直接现实性改造活动
④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指出:“宁要微词,不要危机;宁要‘不完美’的改革,不要不改革的危机。”面对全新的历史改革方位,改革者当以无私无畏的责任担当,不失时机的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体制改革创新,才能为党和国家赢得一个光明的未来。这是因为( )
①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使生产力适应生产关系的变化
②改革就是从根本上改变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③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有重要导向作用
④只有通过不断解决矛盾,才能推动社会不断进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国务院在总结上海增值税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将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范围分批扩大到了北京、天津、浙江省等8省市。这一做法体现了( )
A.客观与主观的辩证统一
B.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C.共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
D.量变与质变的辩证统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