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2013年4月19日召开会议,决定从今年下半年开始,用一年左右时间,在全党自上而下分批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某镇政府积极响应中央号召,拟定了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具体实施步骤:
(1)学习动员阶段。及时召开动员部署会议,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加强对机关干部职工进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党的群众路线的教育,不断增强做好群众工作的自觉性。
(2)调查研究阶段。用认认真真的态度,老老实实的方法,精心组织实施各项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全覆盖倾听群众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增强群众观念和群众工作的本领。
(3)梳理阶段。认真总结排查调研出的问题,结合本镇实际,认真梳理,努力践行群众路线,查找分析问题,通过梳理归纳,进一步建立健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
(4)整改落实。坚持边调研、边整改,对调研出的各类问题,提出针对性整改措施,切实办好群众关心、群众欢迎的事情。整改落实方案制定后要向党员、群众通报,接受党员、群众的监督。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政治生活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1)简述在全党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根本依据。
(2)该镇政府教育实践活动的实施步骤是如何体现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的。
(3)假如你是该镇的一名普通群众,谈谈你在政府这一活动中的应有担当。
某校高三(1)班在研究性学习中把视角投向了大学生就业问题,下面是他们收集到的一些资料。
据劳动部门调查数据显示,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观念因素:93%的大学生“有业不愿就”,更不愿自主创业。
区域因素:78%的大学生不愿意到西部就业。
能力因素:53%的大学生所学专业与岗位需求不对口,有业就不成。
信息因素:29%的大学生不能及时准确地掌握就业信息。
结合上述调查数据,请你从实现人生价值的角度,就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提几点建议。
近年来,一股传统文化的热潮在中国涌流。从《百家讲坛》吸引数亿观众到《于丹〈论语〉心得》狂销300多万册,从古装影视剧热播到历史题材图书畅销,从人大成立国学院到北大、清华等开设“国学班”,从各地恢复祭孔到海外孔子学院遍地开花,从私塾重现到儿童读经……这一切都表明,曾经渐行渐远的传统文化正在回归。
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探究我国传统文化如此之“热”的原因。
近几年,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重大的社会问题,引起各方面强烈关注。食品问题的出现,往往是由于某些经营者为追金逐利而突破道德底线或职业准则。虽然我国已出台乳业标准,但一些乳制品企业受利益的驱使,人为降低乳制品标准,引起人们对乳业安全的担忧。《新民晚报》评论道:“道德标准”决定“乳业标准”。
“解决食品安全问题,要靠经营者的道德提升。”请分别从文化生活和生活与哲学的角度对此观点加以评析。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很快,但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很大。有人认为:“在发展文化产业上发达国家是我们的老师,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发展文化产业的经验就能有效促进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
运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原理评析这一观点。
草根文化,顾名思义,是一种滋生、成长在草根阶层的文化,为草根所创造、传承,为草根所喜爱、享受。对此,有人说:“草根文化”植根于群众,是先进文化的一部分,我们应该鼓励其发展。也有人认为:“草根文化”长于民间,缺乏高雅,应控制其发展。
针对这两种观点,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