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一股传统文化的热潮在中国涌流。从《百家讲坛》吸引数亿观众到《于丹〈论语〉心得》狂销300多万册,从古装影视剧热播到历史题材图书畅销,从人大成立国学院到北大、清华等开设“国学班”,从各地恢复祭孔到海外孔子学院遍地开花,从私塾重现到儿童读经……这一切都表明,曾经渐行渐远的传统文化正在回归。
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探究我国传统文化如此之“热”的原因。
近几年,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重大的社会问题,引起各方面强烈关注。食品问题的出现,往往是由于某些经营者为追金逐利而突破道德底线或职业准则。虽然我国已出台乳业标准,但一些乳制品企业受利益的驱使,人为降低乳制品标准,引起人们对乳业安全的担忧。《新民晚报》评论道:“道德标准”决定“乳业标准”。
“解决食品安全问题,要靠经营者的道德提升。”请分别从文化生活和生活与哲学的角度对此观点加以评析。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很快,但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很大。有人认为:“在发展文化产业上发达国家是我们的老师,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发展文化产业的经验就能有效促进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
运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原理评析这一观点。
草根文化,顾名思义,是一种滋生、成长在草根阶层的文化,为草根所创造、传承,为草根所喜爱、享受。对此,有人说:“草根文化”植根于群众,是先进文化的一部分,我们应该鼓励其发展。也有人认为:“草根文化”长于民间,缺乏高雅,应控制其发展。
针对这两种观点,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近年来亚洲经济的高速增长与全球经济的温和复苏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亚洲经济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全球经济增长引擎,其中又以中国的发展最为突出。为保持在亚洲的领导地位,美国利用周边国家对中国的防范心态开始实施重返亚太战略,如:高调介入南海问题,宣布向澳大利亚正式派驻美军,不断施压叙利亚。美国重返亚太战略将对亚太地区的政治、安全领域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可能会导致中国周边环境出现一个震荡期。
请运用国际关系有关知识,结合材料,对美国重返亚太战略进行点评。
A市就“拆迁、城建与科学发展观”为主题公开征求意见,问计于民。社会各界人士以强烈的主人翁意识踊跃参与,纷纷通过电子邮件、信件和教育部门户网站等多种渠道发表意见和建议。但在城市“翻新”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如政府在修筑公路时,与一村农民发生矛盾。该村村民要求镇政府对此事予以合理解决,但未得到答复。于是该村少数人组织、煽动部分村民堵塞该村公路路段,并打伤打退民警,砸坏公务车辆。激化了社会矛盾,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从公民和国家关系的角度评析村民的做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