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并不高,但当时却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使得该时期成为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黄金时期。材料主要说明( )。
A.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B.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C.文化对社会生产方式有重大的影响
D.文化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广东某县依托葛洪等历史名人的文化遗产,致力于挖掘当地独特的中医药文化和宗教文化,力塑文化旅游品牌。该县的这一做法是基于( )。
①文化独特性是区域文化发展的基础
②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是同步的
③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④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博物馆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播和展示其文明成就和发展成果的重要窗口,是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阵地。这是因为( )。
①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优秀文化能够促进经济、政治的发展
③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④优秀文化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优秀城市雕塑体现了城市的精神品质和文化追求。北京“十二五”期间将新建一批呈现北京历史文化特色和“北京精神”的城市雕塑,分布在京城的大街小巷。优秀城市雕塑作为公共环境艺术作品( )。
①体现了城市环境对雕塑风格的依赖
②反映了雕塑理念与城市环境的统一
③体现了城市环境是时代精神的产物
④反映了历史情怀与时代精神的融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某班同学围绕我国领海主权问题开展探究性学习。以下是他们收集的材料:
材料一 2012年9月25日上午,中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正式交接入列。11月25日,歼15的服役为我们的航母形成战斗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材料二 海南省人大常委会11月21日审议通过新修订的《海南省沿海边防治安管理条例》,明确界定外国船舶及其人员进入海南管辖海域不得违反沿海边防治安管理的六项行为。对非法进入海南省管辖海域的外国船舶,《条例》要求公安边防机关可依法采取登临,检查,扣押,驱逐,令其停航、改航、返航等措施予以处置。
通过探究,同学们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中国在南海维权问题上做到了有理有力,寸土不让。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国为什么能在南海维权问题上做到有理有力。
阅读材料,回答下题。
材料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一些国家根据历史上“国强必霸”的逻辑,渲染“中国威胁论”。然而,中国一不输出革命,二不输出饥饿和贫困,三不去折腾他国。中国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别国合理关切,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2013年3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非洲期间,宣布未来3年内中方将向非洲提供200亿美元贷款,在力所能及范围内帮助其他国家发展。中国真诚致力于推动国际关系更加民主化、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更加公正合理发展。
结合材料,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我国政府为什么要致力于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