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某国2012年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是5 000万亿元,且价格与价值相符,2013年该国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货币发行量和货币流通速度保持不变,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2013年该国可能出现的经济现象有( )。
①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保持基本平衡 ②出现卖方市场
③商品销售困难和商品流通不畅 ④物价基本稳定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013年下半年,物价持续大幅上涨,通货膨胀预期不断增强,引起了公众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恐慌。这是因为通货膨胀发生时 ( )。
①物价上涨,纸币贬值 ②人们的存款数量可能增加
③人们的生活水平受到影响 ④外汇汇率必然升高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12年4月份,一条有关“老酸奶中含有害物质工业明胶”的微博传言致使全国各地超市中的“老酸奶”大量滞销,为避免更多损失,各大超市纷纷对“老酸奶”进行降价处理。这说明( )。
A.商品的供应量决定商品的价值量
B.2012年4月份我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通货紧缩
C.供求关系的变化有时决定价格的变化
D.某些突发因素通过改变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影响商品的价格
2013年暑期,学生小王在淘宝网上花125元人民币购买了一套《四大名著》,这里的125元人民币 ( )。
A.是观念上的货币 B.是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
C.是《四大名著》的价值 D.是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神十”飞天,“宇航服”成为网购热词。某网店销售的高仿真宇航服,尽管标价高达8 700元,仍受到网民热捧。这里的“8700元”是( )。
①宇航服的价值 ②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③宇航服的价格 ④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当前,我们的社会正处在剧烈变革时期,在日趋多样多元的社会背景下,中央电视台创办了《感动中国》这一人物类年终盘点节目。阅读材料,完成下题。
材料 对于感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人们有不同的感觉。但是,感动,一定是整个社会群体感同身受的一种心理体会,是能让绝大多数人普遍认可的一种价值判断。《感动中国》节目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抓住了当今时代文化需求变化的脉搏,顺应了广大人民崇尚美好、构建和谐的心愿,铸造起一个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念的“精神品牌”。
结合材料,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知识,分析《感动中国》成为当前引领我国主流价值观念“精神品牌”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