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产能过剩”问题突出,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如今国际经济形势依然错综复杂、充满变数。2013年我国要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材料二 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充分利用国际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把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作为工作重点,总的原则是尊重规律、分业施策、多管齐下、标本兼治,实现尊重经济规律、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
运用辩证唯物论知识,说明材料中中央决策的正确性。
我国政府实行“大部制”改革并不是简单的数量“加减”,而是针对产业管理、城市建设和管理、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等领域进行的大刀阔斧的整合,改革效果如何,应当由老百姓说了算。这是因为 ( )。
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B.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C.人民群众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正确的认识能够促进实践的发展
在全球能源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应用超导技术降低能耗,已成为许多科学家研究的新课题。这主要说明( )。
A.科学实验是获得正确认识的唯一途径
B.认识世界是实践的最终目的
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在听完一位成功的企业家讲课后,有人感到有些失望,便问企业家:“你讲的那些内容我们也差不多都知道,可为什么我们之间的差距会那么大呢?”这位企业家说:“那是因为你们仅是知道,而我却做到了,这就是我们的差别。”这位企业家的话表明了实践高于理论认识,因为实践具有 ( )。
A.社会历史性 B.客观物质性 C.直接现实性 D.主观能动性
探月卫星一小步,人类文明一大步。我国已经确定的探月工程计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期工程为“绕”,即绕月探测;二期工程为“落”,即实现月球软着陆和自动巡视勘察;三期工程为“回”,即实现月球样品采样后自动返回。这告诉我们( )。
①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②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③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④人能够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用火箭将太阳能电池板发射到太空,太阳能电池板在太空发电,再将产生的电能转换成微波传回地面,并重新转换为电能。人类这一科学构想即将变为现实。目前,科学家已建成一座太空太阳能发电实验设施,其用途主要是验证通过无线方式远距离输送能量的可行性。这表明 ( )。
A.超越现实的科学构想源于意识的主动创造性
B.符合客观规律的构想能精准应验发展的现实
C.相对独立的科学构想能够促进社会存在实现
D.创造性思维的“眼睛”能主动创造出理想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