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19日《中国科技报》报道,细胞的正常基因出现突变并不断积累会导致癌症。一个国际研究小组通过调查与30种癌症有关的基因突变,发现了会导致癌变的22种基因变异模式。材料主要表明( )
A.真理总是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C.认识的基础是变动不居的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早期人类的生产生活往往依赖河流,视河流为主宰命运之神而顶礼膜拜。工业革命后,人类以河流的主人自居,肆意开发利用河流,遭到了河流的报复。今天,人们重新认识人与河流的关系,致力于追求人与河流的和谐。由此可见( )
①实践是有意识的活动,认识是促进实践发展的动力
②实践具有目的性,认识的最终目的是形成理性认识
③实践具有历史性,认识必然打上历史和时代的烙印
④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全球气候变暖的危害日益凸显,各国都在寻求应对之策。我国科学家研究了气候变暖条件下热量资源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1981年以来,我国一年两熟、一年三熟粮食作物种植界限明显北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前者粮食产量平均可增加54%~106%,后者可增加27%~58%。该研究为我国合理调整农作物区域布局提供了科学依据。这从一个侧面表明科学认识( )
①具有自觉选择性,能够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化害为利
②具有能动创造性,能够推测未来,创造理想世界
③能够揭示事物演化规律,指导实践活动,推动社会发展
④基于实践活动,体现了主体的能动性、创造性和目的性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013年8月17日,国务院发布“宽带中国”战略及其实施方案,对未来8年中国宽带发展的目标做出了明确的说明。这体现了实践具有( )
A.客观物质性 B.主观能动性 C.社会历史性 D.主动创造性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这是因为实践具有( )
A.直接现实性 B.客观物质性 C.主观能动性 D.自觉选择性
材料一 有机食品是国际上对无污染天然食品比较统一的提法,它从认证到生产再到上市销售,都有一套严苛的检测认定程序,根据国际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的标准生产加工而成,生产加工过程中绝对禁止使用农药、化肥、激素等人工合成物质。现在购买有机食品的人越来越多,市场销量不断增加。某校学生决定围绕有机食品撰写一份调查报告。他们到当地大型超市进行市场调查,得到以下数据:
| 普通食品 | 有机食品 | ||
| 价格(元/千克) | 日销量(千克) | 价格(元/千克) | 日销量(千克) |
小白菜 | 3 | 1 000 | 11 | 50 |
黄瓜 | 5 | 400 | 20 | 30 |
猪肉 | 24 | 3 000 | 80 | 60 |
鸡蛋 | 9 | 800 | 36 | 20 |
面粉 | 4 | 5 000 | 50 | 200 |
大米 | 4 | 10 000 | 50 | 500 |
(1)请在对上述经济现象分析的基础上,试写出调查报告的相关观点。
材料二 同学们在进一步调查中发现,有机食品市场认证机构泛滥、部分认证机构不具备资质,有些企业用普通食品冒充有机食品,有些消费者由于缺乏对有机食品的了解,轻信商家的促销宣传,盲目购买,事后发现是假货,自认倒霉。
(2)请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为解决有机食品市场存在的上述问题出谋划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