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的人民是伟大的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依靠自...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的人民是伟大的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勤劳、勇敢、智慧,开创了日渐复兴的美好家园。

材料一 山清水秀却贫穷落后不是美丽中国富裕强大却山秃水臭同样不是美丽中国。要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我们就必须科学应对资源的枯竭、环境的污染、生态系统的退化带来的严峻挑战。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应如何建设美好家园。

材料二 建设美好家园离不开党的领导。党的十八届二中全会强调全党同志要进一步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不断在实现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目标上取得实实在在的进展。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深入研究全面深化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

(2)运用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知识分析材料二。

材料三 战国时期荀况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唐太宗李世民也深谙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的历史规律。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

(3)结合材料三运用文化发展与创新的知识谈谈你对从载舟覆舟说人民观的演变的认识。

(4)材料三蕴涵了认识社会和价值选择的哪些道理?

 

(1)①国家要加强宏观调控,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保护生态环境,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②企业要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节能减排,要处理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自觉承担社会责任保护环境。③消费者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要做理智的消费者,坚持低碳生活,绿色消费。 (2)①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包括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②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遵循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体现了党坚持科学执政。③进一步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了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体现了党坚持民主执政。 (3)①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新时期的“人民观”体现了这一点。②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新时期“人民观”强调我们的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是人民的公仆,这有利于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③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从建立在“君”与“民”关系基础上的“载舟覆舟说”发展到反映公仆与人民关系的新时期的“人民观”说明了这一点。 (4)①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从战国时期的“载舟覆舟说”发展到今天的 “人民观”体现了这一点。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体现了这一点。③要自觉遵循社会发展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符合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标准。 【解析】第(1)问,要紧扣应如何建设美好家园的答题指向,把握材料中涉及的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的要求、实现永续发展及科学应对资源、环境、生态方面的挑战等信息,从政府、企业、个人三个角度,调动宏观调控、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企业经营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等知识进行分析。第(2)问,要注意设问限定的知识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所以结合材料,调动党坚持科学执政和民主执政的知识进行分析。第(3)问,首先要弄清建立在“君”与“民”关系基础上的“载舟覆舟说”与新时期的“人民观”这两种观点间的内在联系,然后调动文化发展与创新的关系、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文化创新的意义等知识分析说明。第(4)问,根据要求梳理认识社会和价值选择的知识,结合材料中的“载舟覆舟说”、“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的历史规律、新时期“人民观”的内涵等,调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标准等知识进行分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09首唐代不同时期的经典诗词将被拍成微电影15分钟的故事重新解读和建构唐诗精华。用微电影来演绎唐诗故事这意味着(  )

A新兴媒体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B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C新传媒文化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D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查看答案

200多年前《周易》被译介到欧洲。欧洲哲学家和科学家从《周易》卦象中得到启示提出二进制数学。后来二进制数学成为电子计算机的理论基础之一。这一现象说明(  )

A西方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B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基础和源泉

C文化交流、借鉴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D文化发展是先进民族文化不断取代落后民族文化的过程

 

查看答案

2013323绵阳市安县雎水镇举行了传统民俗活动——踩桥会人们通过踩桥”“丢药钱”“拜干爹等形式为自己和家人祈福。2013踩桥会主办方引入现代科技加上了灯光、舞美等视觉效果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使得这一古老节庆活动焕发新的光彩。这表明(  )

A传统文化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B传统文化融入现代元素就能焕发生机

C先进科技是文化创新的根本动力

D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要赋予其时代的元素

 

查看答案

中国式一词几乎成了中国人劣根性的集中写照和直白调侃。中国式剩宴”“中国式过马路”“中国式到此一游”……让人情何以堪!对待这类中国式我们应该(  )

在传承、创新传统文化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②保持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全面西化传统文化

④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明辨是非荣辱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查看答案

村落作为我国乡村文化载体蕴育过中国优秀文化是我国乡村文化的摇篮承载了中国悠久文化的历史和脉络是中国文化的见证人。当我们毁灭村落时,也许埋在下面的还有文化脊梁和精神的家园。这警示我们(  )

A必须保护一切村落文化

B对传统文化要有敬畏之心

C要做好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工作

D村落文化的消失是发展的必然结果不值得可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