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26分)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三中全会一致通过了《中共中央...

26分)201311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三中全会一致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材料一 这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宣言书诞生记:

2013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作出了一项意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决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重点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问题并作出决定。从424日文件起草组第一次全体会议,到119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决定》稿起草工作历经了整整200个日夜。80余次分组会议,2564条意见和建议,从9月初《决定》征求意见稿下发,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对《决定》稿的意见和建议。会议前后反馈意见的吸收率超过40%;增写、改写、文字精简等修改共539处;覆盖114个单位,8个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1120多条意见和建议……

材料二 《决定》涵盖了15个领域、60条、300多项改革举措。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一系列重大创新:从“管理”到“治理”,一字之变,这是我们党在理论和实践上的重大创新。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一词之别,是我们党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又一重大飞跃。

1)请结合材料一,并运用政党和政党制度的有关知识分析《决定》的诞生记。(12分)

2)请结合材料二,分析《决定》重大变化的哲学依据。(10分)

3)试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分析怎样落实好《决定》中事关民生的改革举措。(4分)

 

(1)①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共中央政治局重点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问题并作出决定;②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是民主执政的体现,坚持党内民主并带动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③几易其稿,增写、改写、文字精简等修改共539处是党坚持科学执政的体现;④《决定》诞生过程体现了党贯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各民主党派等的意见建议;⑤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参政议政的职能,8个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1120多条意见和建议;⑥《决定》诞生的全过程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每点各2分) (2)①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发展实质是新事物产生、旧事物灭亡,这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辨证否定观及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决定》300多项改革举措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一系列重大创新。(5分)②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调整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调整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5分) (3)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4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考生回答本题时,首先要注意的是本题的知识限定是“政党和政党制度的有关知识”。中共中央政治局重点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问题并作出决定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体现了民主执政;多次修改稿件体现了科学执政;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建议体现了我国的政党制度;8个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1120多条意见和建议可以从人民政协的职能的角度去分析; (2)《决定》的变化是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一系列重大创新,因此考生首先可以从发展的观点,要求树立创新意识的角度分析说明;其次可以从辩证否定观和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的角度分析说明;再次针对改革,可以从社会主义改革的角度进行分析和说明。 (3)本题的知识限定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设问的指向是分析怎样落实好《决定》中事关民生的改革举措,属于措施类的解答题。考生分析时,首先可以从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角度分析说明;再次可以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的角度分析说明;也可以从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之上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角度说明。 考点:本题考查了中国共产党的地位、执政方式、我国的政党制度、人民政协的职能的知识;发展的观点、辩证否定观、社会主义改革的知识;群众观点群众路线、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知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6分)党的十八大为中华民族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卷——“中国梦”。某校高三(3)班学生以“实现梦想”为主题,通过上网查阅资料等途径搜集信息,进行深入探究。请你参与其中。

材料一 【幸福生活之梦】

     每个人心目中都有自己的幸福之梦。甲说:“幸福不幸福,要看钱袋子。”乙说:“拥有称心的工作就是幸福。”丙说:“物价适宜加放心餐桌就是幸福。”丁说:“优美的环境加医疗保障就是幸福。”面对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殷切期待,政府应积极创造各种条件以实现人民的幸福生活之梦。

1)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政府应如何创造条件以实现中国人期盼的“幸福生活之梦”。(14分)

材料二 【文化强国之梦】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为此,必须建设文化强国,增强文化软实力。高三(3)班学生在关于如何建设文化强国方面达成了以下共识:第一.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第二.弘扬“仁”、“义”等传统道德,并赋予其时代精神;第三.使世界各个国家了解中华民族灿烂悠久的文化;第四.作为个人,3班学生认为应全面提高个人的道德素质。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实现文化强国之梦做法的重要性。(12分)

 

查看答案

“神州十号”载人飞船的发射成功进一步发扬了我国新时期的载人航天精神,而首次的太空授课也使全国8万余所中学6000多万名师生实现了同步收听收看。“神州十号”载人飞船的发射和太空授课的文化意义在于

①有利于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    

②有利于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③有利于通过大众传媒这一重要途径传播优秀文化

④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①④

 

查看答案

漫画《同步上映》给我们如下启示    

满分5 manfen5.com

①政府应履行好组织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职能

②企业应联合起来加强对盗版侵权行为的打击和监管

③国家应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④市场经营者必须遵守法律法规和市场规则、职业道德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查看答案

清代诗人翁格在《暮春》中写道:“莫怨春归早,花余几点红。留将根蒂在,岁岁有东风。”下列诗句中与此蕴涵的哲理一致的是             

A.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B.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

C.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D.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

 

查看答案

在外交上我国之所以坚持上述观点,是因为

①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②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处理国际事务的基本准则

③我国致力于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建立国际新秩序

④我国处理和对待国际事务努力遵循联合国宗旨原则

A.①③           B. ②③          C.①④          D. 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