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分)材料一:《国家人口发展十二五规划》指出,我国已“未富先老”进入老龄化社会,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近两亿,约占总人口的14%。老年人口基数大、增加快、 “空巢老人”和失能半失能老人数量多,养老保障、养老服务和老年人产品的需求旺盛,但现有的养老服务机构与从业人员、养老基础设施和符合老年人需求的产品等严重不足。不同单位、行业、地区的养老差距较大,养老方式单一。养老这一系统工程,对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形成严峻挑战。
材料二:“家”文化和“孝”文化是极具民族特色的中华传统文化。家族成员聚集而居,并肩奋斗图存、相互扶持、休戚与共的“大家庭”生活方式,使人们对“家”有着强烈的热爱眷恋与责任。“百善孝为先” 的传统 “孝道”理念,使尊老、爱老、助老成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赡养老人为之尽孝是人生之大事,老人在家中获得家人亲情的精神慰藉。我国90%的老年人认为居家养老是自己最中意的养老方式。
材料三(12分)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各级政府要“弘扬求真务实精神,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都要符合中国现阶段的国情……要坚持办实事,求实效,珍惜民力,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必须坚持察实情讲真话,不虚报浮夸,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不急功近利。各项工作都要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的考验。
(1)有人认为养老是家庭子女的义务,请用联系的观点对此进行评析。(10分)
(2)结合材料三,温家宝总理的讲话是如何体现辩证唯物论道理的? (9分)
(3)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结合材料谈谈政府在养老问题上应如何作为?(9分)
共24分)材料一:下图代表现代社会中存在的两种不同的收入分配结构示意图。两幅图所代表的社会财富总量相等。图一为“金字塔型”、图二为“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指出:到2020年要做到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就业更加充分。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扶贫对象大幅减少。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社会和谐稳定。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是中共首次明确提出居民收入倍增目标。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的两种分配方式对我国经济生活有什么样的影响?(12分)
(2)从政治生活的角度谈谈中共如何实现自己的承诺?(12分)
尽管微博简短和情绪化的表达方式容易成为谣言滋生的温床,给公众与社会和谐带来不少困扰,但如果能加强管理,完善法制,塑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微博可以为人们“参政议政”提供一个更便捷有效的通道。这说明( )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辩证统一 B.主次矛盾是辩证统一的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 D.矛盾的主次方面是辩证统一的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砷元素含有剧毒,会对生命构成严重威胁。然而科学家经过研究实验,发现一种新的细菌,能够利用剧毒的砷进行新陈代谢,并以砷作为构成生命的结构元素。科学家对砷元素的研究表明
①人们对砷元素的真理性认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②科学家的研究实验使矛盾的同一性转化为斗争性
③砷元素与不同生命体之间的对立统一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④砷元素的结构在不同的生命环境中发生了相反的转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迈入全球化的信息时代,虚拟交往成为最具时代特征的新型交往方式。它极大地延展了人们的交往领域和范围。但是,虚拟交往也可能导致某些潜在的或现实的负面效应,须弘扬哲学的反思与批判精神,以实际行动迎接挑战。”材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①矛盾的斗争性是相对的,同一性是绝对的
②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
③哲学具有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
④矛盾具有普遍性,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
A. ③④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②
休漠认为:“物质实体的存在与否是人们的经验不能解决的。”此观点
①承认了物质决定意识 ②否认了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③否认了意识的主观能动性 ④认为思维决定存在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