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党的十八大及今年全国“两会”都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福建省委书记尤权为此强调,我...

党的十八大及今年全国“两会”都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福建省委书记尤权为此强调,我们既要实现‘百姓富’,又要坚持‘生态美’。”漳州这座美丽的生态之城对生态文明的建设和理念都“先行一步”。早在2011年,市委市政府就明确提出了建设“田园都市、生态之城”的发展战略。如今已呈现出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互动双赢的良好局面,又富又美的幸福漳州正在展现于漳州百姓的面前,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漳州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坚持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把工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结合。倒逼产业的转型升级,促进产业与生态的良性互动。根据漳州的山、海、江、林、田、园等资源比较丰富的特点,因地制宜、因势就简,走出一条城市与乡村统筹、环境与产业互动共享的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双赢的路子。

漳州市政府把以人为本做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一环两带七主题”的总体结构建设郊野公园,它既是娱乐休闲的地方,也是运动、文化活动的场所,让人民群众享受更多的“绿色福利”

目前漳州还制定出五年行动计划,保护古街古城古堡,建设水城绿城、历史文化名城。还强调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交通出行方式一定要合理,要节能减排,遵循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原则,增强环保意识,将生态意识纳入教育中,提高市民的生态文化素养。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漳州是如何实施“田园都市,生态之城”的发展战略的。(9分)

2)结合材料,谈谈漳州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百姓富、生态美”方针,让人民群众享受“绿色福利”政治学依据。(11分)

3)运用“探究世界的本质”的相关知识,分析漳州市是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12分)

4)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方针,离不开市民的参与,请你从文化生活的角度,为动员市民的参与提出合理化建议。(9分)

 

(1)①漳州市在实施“田园都市,生态之城”的战略发展过程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立场,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3分) ②漳州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坚持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把工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结合,促使企业转型升级。(3分) ③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在发展过程中,因地制宜,把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方法,走出一条城市与乡村统筹、环境与产业互动共享的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双赢的路子。(3分) ④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漳州市遵循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原则,形成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全过程。(3分)(回答3点,可得满分) (2)①贯彻落实“百姓富、生态美”方针,让人民生活又富又美,这是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我国政府是我国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人民利益的捍卫者,理应让人民群众享受“绿色福利”(3分) ②漳州市政府彻落实“百姓富、生态美”方针,让人民群众享受“绿色福利”体现了政府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同时,也体现了政府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3分) ③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1分),漳州市委关于“百姓富、生态美”的方针,体现了共产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以人为本,执政为民(2分),真正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2分) (3)①自然界是物质的,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我们有意识的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漳州市在发展过程中,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实施生态保护,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4分) ②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要求我们要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漳州市遵循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原则,发展生态经济,尊重自然规律,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4分) ③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漳州市既尊重自然规律,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漳州的山、海、江、林、田、园等资源比较丰富的特点,因地制宜,不断优化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4分) (4)①营造生态文明宣传氛围,开诊丰富多彩的活动,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生态文明理念,进而改变自身的行为;(3分) ②先进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促进生态文明建设;(3分) ③大力发展教育文化事业,不断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使人们认识到生态的重要性,并自觉付诸行动。(3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问属于措施类的解答题,考生可以结合材料进行概括要点。“漳州市政府把以人为本做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人民群众享受更多的绿色福利”体现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立场,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漳州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坚持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把工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结合。倒逼产业的转型升级,促进产业与生态的良性互动”体现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使企业转型升级;“因地制宜,把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方法,走出一条城市与乡村统筹、环境与产业互动共享的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双赢的路子”体现了 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强调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交通出行方式一定要合理,要节能减排,遵循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原则,增强环保意识,将生态意识纳入教育中”体现了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2)本题属于依据类的解答题,考生在解答时一定要明确本题的主体是漳州市委市政府,因此可以从党的角度和政府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本题的客体是人民群众,因此可以我国的国家的性质角度进行分析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其次从政府的角度可以从政府的职能、原则的知识的角度分析说明;再次我们可以从党的性质、宗旨、地位、执政方式、执政理念的角度分析说明。 (3)回答本题时,考生首先要明确的是本题的知识限定是“探索世界的本质”的知识,设问是漳州市是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因此考生可以首先从自然界是客观的角度分析说明漳州市尊重自然,和自然界和谐相处;其次我们可以从规律的客观性的角度分析说明坚持按规律办事的角度分析说明,最后可以从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规律的有机结合的角度分析说明即可。 (4)根据设问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方针,离不开市民的参与,请你从文化生活的角度,为动员市民的参与提出合理化建议,我们可知就是本题可以从提高市民的生态文明观念的角度提出合理化措施。首先是依据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来源和特点的知识,提出营造生态文明宣传氛围,开诊丰富多彩的活动,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生态文明理念,进而改变自身的行为;其次可以从文化传播的途径的角度分析说明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三是从公民的角度不断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使人们认识到生态的重要性,并自觉付诸行动提出合理化的措施。 考点:本题考查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科学发展观的知识;我国的国家性质、政府工作的原则、职能、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执政方式、执政理念的知识;自认界的客观性、规律的客观性的知识;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特点、文化传播的途径、思想道德建设的知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的“地方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是凝结着某一地域的民风习俗、从而为那一地域的大众喜闻乐见的演剧形式,漳州的布袋戏、泉州的木偶戏、台湾的歌仔戏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这从一个侧面说明(    )

A.人民群众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基础和决定力量   

B.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源泉

C.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和享受者   

D.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和决定力量

 

查看答案

十八大报告提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体现了(   )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价值观对社会存在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D.社会历史是由有意识的人的活动构成的

 

查看答案

大画家齐白石桃李满天下但他却不赞成学生一味地模仿他。他有句名言: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他的名言告诉我们(  )

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②要树立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

③要拓展想象空间摆脱已有观念    ④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查看答案

“最近雾霾很忙,从北到南,袭击了许多城市,连福建也没放过”为防患于未然,治理大气污染,赶走“十面埋伏”,漳州芗城区出台《大气污染防治专项检查实施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进入全面排查和集中政治阶段,企业、机动车被列入重点治理对象。它给我们的辩证法启示是(  )

办事情要善于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②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实践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活动                 

要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善于分析解决矛盾

A.①②    B.①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查看答案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部分西方专家认为中国经济可能会崩盘或撞墙一些西方舆论乘机跟进大肆炒作夸大中国经济改革的风险与困难炒作中国经济放缓的负面溢出效应唱衰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唱衰中国论错误在于(  )

没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否认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③没有看到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④认为事物总是处在渐进和不显著的变化中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