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 26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3年12月15日,随着嫦娥...

( 26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31215,随着嫦娥三号着陆器与巡视器进行两器分离和互拍成像,我国探月工程第二步战略目标全面实现,挤身世界深空探测先进行列。探月工程成为我国自力更生、自主创新又一典范。嫦娥三号探测器80%是新技术、新产品,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创造。探月工程带动高新技术多方面的发展,比如大推力的运载火箭技术、通信技术、新能源技术等等,将对我国科技进步、高新技术企业竞争力提高和社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航天技术在生活中也广泛应用,从“时尚潮人”鼻梁上的太阳镜,到爱美女性的“离子烫”,乃至吃的方便面、穿的气垫鞋、枕的记忆海绵、用于拍照的手机高清摄像头等。

材料二  在举国欢庆嫦娥三号任务圆满成功的同时,网络上也出现了一些对探月工程的质疑之声,有网民认为该工程是“面子工程’ ”, “花很多钱却没有太多实际意义。”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科技创新是如何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 ( 14 分)

2请你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对材料二中的质疑进行合理回应。( 12 分)

 

(1)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是推动我国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动力;(2分)②科技创新有利于企业开发新产品,提高生产效率,在竞争中占据优势;(3分)③科技创新促进和催生民用产品的开发,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3分)④科技创新有利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3分)⑤科技创新有利于提高我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能力,更好地维护我国经济独立和经济安全。(3分) (2)①中国实施探月工程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3分)②有利于提高我国和平利用太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的能力;(3分)③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增强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决心和自信心;(3分)④符合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3分) 【解析】 试题分析:(1) 本题考查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关键信息的能力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结合材料,要求考生回答科技创新对于社会进步的重要性。结合材料,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进步有利于促进我国生产力的发展,考生可以从科技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维护我国经济独立和经济安全方面回答 (2)本题考查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要求回答对材料中观点的质疑。材料中的观点认为探月工程是面子工程,该观点是错误的。该观点的错误之处在于没有看到该工程的政治意义。实施探月工程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等等,所以该观点是错误的。 考点:本题考查科技创新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3 3 月,中国科学家团队在美国物理学家霍尔1880年发现反常霍尔效应133年后,利用现代科技手段首次在实验中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这项研究成果将推动新一代低能耗晶体管和电子器件的发展,未来电脑或将不再需要散热,这无疑会加速推进信息技术革命进程。这表明

① 社会实践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动力     ② 科技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③ 科技手段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必要条件 ④ 人类的实践活动具有社会性和历史性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查看答案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白居易的这首《大林寺桃花》从哲学上说明了

① 事物的变化发展总是受一定规律支配的 ② 客观规律的作用具有多变性

③ 事物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多样的     ④ 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可以认识规律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把握的重大关系之一。这一关系的提出,标志着我国改革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下列与“顶层设计”所包含的哲学思想一致的是

①标本兼治 ②牵牛要牵牛鼻子 ③高屋建瓴 ④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20131112,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以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中心环节,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这说明

①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② 制度创新有利于推动文化的发展

③ 一定社会的政治决定该社会文化的性质与发展方向

④ 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必须兼顾一定的经济效益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网络谣言是一种特殊的谎言。在网络这个特殊环境中,通过编造、修饰和拼接碎片信息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参与各方话语权的严重失衡,是网络谣言不断放大的关健所在。回答18——19题。

1.网络时代,一切人都是在场者,一切人都是参与者与行动者。均衡网络空间的话语权,离不开公共空间的健康发育。为此

① 公民必须遵循网络社会的行为准则,用理性的心态表达自己的声音

② 专业网络技术公司要利用自己在技术或资源上的优势,助推信息传播

③ 国家要完善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法律法规,限制部分网民的言论自由

④ 政府要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发布机制,以公信力改善话语权失衡的状况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2. “谣言止于智者”。在大量的网络信息面前,网民要成为让谣言止步的“智者”,从哲学上看,必须

① 对网络谣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② 对网络信息要坚持自己的看法,不人云亦云

③ 对待网络信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标准

④ 对网络信息要具有辩证思维能力,透过现象看本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