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材料一 注:我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足40%, 而发达国家普遍超过70%...

材料一

满分5 manfen5.com 满分5 manfen5.com

注:我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足40%, 而发达国家普遍超过70%

材料二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首次确立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从源头、过程、后果的全过程,按照“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思路,阐述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构成及其改革方向、重点任务。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在图二中画出印度的单位GDP能耗量柱状图,并结合材料一说明我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6分)

2)有人说,“建设生态文明责任主要在政府”。请从《经济生活》角度对此加以评析。(6分)

 

(1)①通过计算1/2.8=0.36,画出图柱(2分)。 ②节约资源、降低能耗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 图一反映我国的资源结构不合理,人均资源占有量总体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资源能源十分紧缺。(2分) ③图二反映我国单位GDP能耗量高于一些世界主要国家,我国能源利用率低。我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高,经济发展方式粗放,这是导致我国人均资源占量和单位GDP能耗量高的直接原因,影响生态环境和生态文明建设。(2分) (2)①建设生态文明政府责任重大,政府要用经济、行政、法律手段进行宏观调控,建立生态文明体系,以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我国还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视科技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此命题有一定的道理。(2分) ②建设生态文明还需要企业遵守法律、遵守社会公德,承担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2分) ③建设生态文明还需要个人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理念和消费观,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题中画出柱状图较为简单,因为我国单位GDP能耗是印度的2.8倍,因此印度的单位GDP能耗量为1/2.8=0.36,画出图柱即可。第二小问有一定难度,要求回答我国为什么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可以从节约资源、降低能耗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和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角度做出分析。 (2)作答本题时注意虽然题中涉及到政府,但本题要求是从经济生活角度作出分析,而不是政治生活角度。评析类的题目属于综合型的问题,在作答时要从三个方面全面考虑,即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做三个角度。作答时首先指出建设生态文化,政府责任重大,其次回答政府为什么要加强宏观调控,最后回答如何建设生态文明。 考点:本题考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政府的宏观调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85后时尚青年闫帅在同龄人眼里算得上是一朵“奇葩”,曾是无忧无虑的“富二代”。后来父母病耗掉了所有积蓄年纪轻轻的他,居然开起了养老院,获得北京市房山区长阳镇孝星敬老文明之星称号。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

B.价值判断是建立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

C.家庭状况直接决定了人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D.价值选择有自己的理由,不应有统一的评判标准

 

查看答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制定出新一轮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踏上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征程,为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其中蕴含的哲理是

①生产力要适应生产关系的规律         ②生产关系对生产力起推动作用

③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         ④整体与部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马云说:看见10只兔子,你到底抓哪一只?有些人一会儿抓这只兔子,一会儿抓那只兔子,最后可能一只也抓不住。CEO的主要任务不是寻找机会而是对机会说NO。机会太多,只能抓一个。这一论述要求我们

A.坚持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             B.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C.首先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                        D.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查看答案

雾和霾是两种不同的天气现象,其中雾是空中大量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浮游在近地面空气层中;霾是由悬浮在大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等粒子组成的。这说明

A.任何认识都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 B.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认识事物的基础

C.事物差异主要由规模大小的不同决定 D.把握矛盾的普遍性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查看答案

2013710日,我国在第五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气候变化会议上指出,全球气候变化攸关各国共同利益,大家必须携手面对。中美两国发展阶段不同,因此应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哲学依据是

A.矛盾就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B.矛盾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中

C.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         D.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