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分)材料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化,我党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问题的认识也不断深化。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杜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命题;十八大进一步明确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杜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经济发展实践和社会治理中。
(1)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的知识,对材料一进行分析。 ( 8 分)
材料二 2014年2月24日,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就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2)结合材料二,从“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角度,说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性。(10 分)
(20分)目前,欧盟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9——2013年中国对欧盟出口总额及增速表

注:近10年来,中国对欧盟的出口额约占中国出口总额的20%,而欧盟对中国的出口额约占欧盟出口总额的7%左右。
材料二 在欧债危机背景下,欧洲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2010年欧盟对中国出口商品发起反倾销调查11起;2011年9月,欧盟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瓷砖征收为期五年的正式反倾销税,最高税率达69.7% ;2012年9月6日,欧盟决定对进口自中国的光伏产品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涉案金额超过200亿美元
材料三 中欧光伏摩擦发生后,李充强总理同欧盟委员会主席通电话,表示坚决反对针对中方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商务部派出代表团赴欧谈判,谈判取得满意结果,美联社的文章指出,李克强总理对于中欧光伏摩擦的关注,对中欧双方谈判成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2012年9月12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太阳能发电发展“十二五”规划》。这将大大提高国内市场对于光伏产品的消化能力,有利于破解目前光伏企业产能过剩的问题,能有效对冲光伏行业的风险。
(1)说明材料一(含注)反映的经济信息并揭示图表与材料二的关系。根据上述材料,结合经济生活知识,说明中国出口企业应如何应对反倾销。(12分)
(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材料三中我国政府在应对反倾销中发挥了哪些作用。(8分)
央视推出《走基层百姓心声》特别调查节目“幸福是什么?”记者们分赴各地,采访包括城市白领、乡村农民、科研专家、企业工人在内的几千名各行各业的工作者,答案形形色色,这背后蕴含着一个普通中国人对于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自然环境等方方面面的感受和体会。材料说明
① 价值判断、价值选择因人而异,没有统一的标准 ② 幸福是人们主观感受的产物
③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④ 意识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
A.①② B.③④ C. ①③ D.②④
漫画《挤公牛奶》,告诉我们

① 实践决定认识,要注重实践
② 真理性认识因认识主体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③ 要遵循客观规律,反对主观主义
④ 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促进矛盾双方相互转化
A.①② B.③④ C. ①③ D.②④
作家史铁生在《奶奶的星星》中讲道,奶奶告诉他的故事与通常的说法不同:一般人说,地上死一个人,天上就熄灭了一颗星星:而奶奶说,地上死一个人,天上又多了一个星星,人死了就会升到天空,变成星星给走夜道的人照个亮了。于是他“慢慢相信,每一个活过的人,都能给后人的路途上添些光亮,也许是一颗巨草,也许是一把火炬,也许只是一支含泪的烛光……”这对我们理解个人在社会历史的作用的启示有
A.历史是无数个人相互作用的合力的结果
B.每个人都是历史的创造者
C.杰出人物的意志决定历史发展的走向
D.劳动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前进,关键是
A.准确把握文化发展规律 B.增强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
C.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D.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