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四大以来的20多年间,我们一直在实践中拓展和深化对政府和市场关系的认识,寻求科学定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观点。对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理解正确的是
A.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的作用应加强,政府的作用应弱化
B.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程度取决于经济的市场化程度
C.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和最有效的形式
D.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假设某国M产品只有甲、乙两家企业提供。2012年,甲企业生产400万件,乙企业生产300万件,单位商品售价为8元。2013年,甲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l0%、乙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本年度M产品的单位价格和价值总量分别是
A. 7 元 5600 万元 B. 6 元 6400 万元
C. 8 元 5600 万元 D. 8 元 6400 万元
(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华民族素有向善崇德、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党的十八大报告用“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公民个人层面做了最新概括,它涵盖了社会主义公民道德行为各个环节,贯穿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各方面。集成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国共产党人革命道德和社会主义新时期道德的精华,具有全面性和系统性。
今天,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但是,“老人摔倒扶不扶”却成为当前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这一问题折射出当今社会一部分人的价值迷失和道德失范。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加强社会主义棱心价值观的教育势在必行。
(1)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谈谈为什么说“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10分)
(2)面对“老人摔倒扶不扶”这一问题,请你从价值观角度谈谈怎样才能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10分)
(3)联系实际,请你就学校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两点合理化建议,并分别说明其文化生活依据。(6分)
(26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逐步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推动了经济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78~2013年我国经济发展部分指标变化情况
项 目 | 1978年 | 1992年 | 2008年 | 2013年 |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 3624.1 | 26923.5 | 300670 | 568845 |
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 0.9 | 13.9 | 52.3 | 6l-8 |
市场化程度(%) | 0 | 26.0 | 76.4 | 79.6 |
注:目前,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市场化程度大致在85%—95%之间。
材料二 为了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步伐,把政府不该管的交给企业和市场;全面清理、废止和修订与法律相违背和不一致的行政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依法规范政府的权限和履行职能的程序;进一步健全了行政问责制度,遏制了滥用权力、以权谋私等违纪违法行为。
(1)描述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4分)并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阐释这些变化的原因。(10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概括政府是怎样发挥作用的。(12分)
下列各句蕴含的哲理与漫画的哲学寓意相一致的是
A. 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
B.九仞之积,犹亏一篑之功
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D.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专家指出,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既要谋划地上的生产量,还要关注地下的生产力,要藏力于地,培肥地力,把农业的生产力藏在地下。应适当分区休养生息,粮食主产区粮食减缓增产幅度,非主产区增加一点。这一发展思路蕴含的哲理是
①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②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矛盾
③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各有其特殊性 ④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各有其特殊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