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某商品的需求曲线,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例判断正确的是

①若该商品价格由 PB向PA运动时,、会导致其需求量增加
②若该商品的价格由 PA向 PB运动时,会导致其替代商品需求量增加
③若该商品由QA向QB运动时,会导致其价格上涨
④若该商品需求量由QB向QA运动时,会导致其互补商品需求量减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是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无法回避而且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
材料一 从党的十四未到十八居三中全会,改革开放实践的不断深入。党顺应国内国
际形势的不断变化,对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认识也在不断
深化。
会议 | 认识 |
十四大 |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 |
十五大 | 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
十六大 | 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
十七大 | 从制度上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
十八大 | 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
十八届三中全会 |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
(1)依据材料一,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有关知识,说明党是如何不断深化对政府和市场关系的认识的?(9分)
材料二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对此有同学认为:资源配置不是“独角戏”,政府和市场缺一不可,密不可分。
(2)请运用所学矛盾分析法对该同学观点予以辨析。(9分)
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于2013年10月11日至26日在山东省举办,充分展示了近年来
我国文化艺术事业的最新成果。让我们走进“十艺节”,领略文化的魅力。
材料一 “十艺节”期间,各类艺术精品异彩纷呈,广大群众在尽情享受文化盛宴的同时,自身文明素质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提升。山东省旅游局开展“看精彩十艺,游好客山东”活动,以“喜迎十艺节”为主题的文化休闲旅游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消费。“十艺节”的成功举办,让山东人更有底气和责任寻求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裂变,凝聚起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的力量。
(1)结合《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材料体现了文化的哪些作用?(6分)
材料二 第十届中国艺术节标志((祥和))(右图),以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知意为载体,既融合了山东古文化、儒家文化的精髓,又凸显了和谐祥瑞的时代风尚。CHINA首字母“C”字形状,寓意中国艺术节面向世界、海纳百川的胸怀和熔铸百家的气魄。
(2)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结合“十艺节”标志的创作思路说明如何实现我国文化的创新。(6分)
材料三“十艺节”中,吕剧《一个钱包》感人肺腑,好评如潮。该剧根据山东省道德模范、文登市环卫工人李玉坤爱心助学的事迹改编而成。十几年来,李玉冲几乎将自己微薄收入连同检破烂的所得全部捐助贫困学生,默默奉献。她用朴实的行动阐释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诉说着新时期的价值观。她的爱心感染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捐资助学的队伍中来。
(3)运用文化建设中心环节的有关知识说明,李玉坤的感人事迹对青年学生有什么启示。(6分)
材料四 “十艺节”秉承“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这一宗旨,努力做好文化惠民:组委会将比赛和展演分散到全省17市,送戏进社区、村镇;劳动模范、低收入家庭等群体可免票观看,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了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4)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说明“十艺节”坚持文化惠民的哲学依据。(6分)
材料五 2013年10月29日,淄博被命名为“山东省文化强省建设先进市”。该市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打造文化发展新优势:重点实施“文艺精品工程”,精神文化产品成果丰硕;以“创意淄博”建设为主题,组织举办淄博市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交易会、文化创意大赛暨创意周等大型活动;深化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力争文化产业产值每年以超过20%的速度增长,发展成为淄博市的支柱产业。
(5)结合材料分析,淄博市打造文化发展新优势的做法主要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哪些方法论原则。(8分)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这一论述,高度概括了改革开放的巨大作用,深刻阐述了坚持改革开放对决定中国命运的重大意义。“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这一判断的社会历史唯物主义依据是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反作用
②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
③生产关系需要不断调整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④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 ③④
心理学实验表明,只靠耳朵听的知识,3个小时后只能记住“%左右;只靠眼睛看的知识,3个小时后可保持70%左右,3天后能记住30%左右;如果视听结合获得的知识,3个小时后能保持85%左右,3天后能保持70%左右。从哲学上看,这个实验告诉我们要提高记忆力需要
A.把握主次矛盾之间的关系 B.把握事物变化发展的趋势
C.把握系统的整体性和优化趋向 D.把握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在迪拜,鸽子屎袭击行人和腐蚀迪拜塔而成了大麻烦;在盛产羊皮具的摩洛哥,鸽子屎因能够去除羊皮中的腥味而成为香悖悖。这表明
A.物质具有可知性 B.事物的联系具有多样性
C.运动是有规律的 D.人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