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科技商业奖项——“全球最具创新力企业”评选结果揭晓,中国薄膜光伏领军企业汉能控股集团凭借其全球领先的薄膜光伏技术以及独特的创新理念,成为国内能源领域唯一上榜企业。自1994年成立至今,已经成为国内规模最大、专业化程度最高的民营清洁能源发电企业。这启示我们,企业成功经营必须
A.增强创新能力,形成竞争优势 B.扩大生产规模,适应市场需求
C.依靠科学管理,提高产品质量 D.依托品牌优势,扩大市场份额
截至2013年底,全国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已超过l000万户,个体工商户超过4000万户,对GDP的贡献率超过60%,税收贡献率超过50%,就业贡献率超过80%,新增就业贡献率达90%。这表明
①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非公有制经济充满生机和活力,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
③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
④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在通常情况下,下列经济现象与曲线所反映的变动关系相符合的是

①Y为价格,X为需求量,经济现象在A曲线上变动,相关企业会减少对该商品互补品的生产
②Y为某商品社会劳动生产率,X为该商品价值量,经济现象在B曲线上变动,企业获利会增加
③Y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X为进口量,经济现象在A曲线上变动,对外贸易额一定增长
④Y为科技创新能力,X为经济增长质量,经济现象在B曲线上变动,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8分)
材料一2013年12月的第一周,一场罕见的大范围雾霾笼罩着中国,受其影响的有25个省份、100多座大中城市不同程度出现雾霾天气,及盖了中国将近一半的国土。雾霾是天灾,更是人祸。工业生产、尾气排放、施工扬尘和冬季取暖烧煤等都是雾霾产生的重要因素。环境污染,对所有人具有“同呼吸、共命运”的特点。社会各界要行动起来,共同参与,才能拥有“蓝天,白云”。
材料二中国文化的一个根本特征就是关注生态、珍惜生命。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天地人和”、“阴阳调和”、“天人合一”的观念,道法自然,德配天地,无为而治,清静修身,尊重生命,是中国生态学的基本准则,它的精华部分已经融入中华文化,并成为一种宝贵的传统观念。当前。追求经济高速发展中我们似乎淡忘了这一传统,亟需唤醒这种生态文明观。
(1)请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谈谈社会各界如何共同参与,拥有“蓝天,白云”。(12分)
(2)请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对“唤醒这种生态文明观”的认识。(10分)
(3)结合材料,请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说明树立“生态文明观”的必要性。(6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4分)
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近年来GDP和城镇化率状况图。

注:城镇化率通常指一个地区常住于城镇的人口占该地区总人口的比例。发达国家城镇化率一般达到80%。目前,我国城镇化率按户籍人口计算仅35%左右。
材料二 城镇在聚集人才、聚集科技、聚集产业等方面有独特的功能。有研究表明,城镇化每提高l%,可以替代出口10万亿元。未来10年,我国每年新增城镇人口将达到2000多万人,每年需要商品房至少是6亿平方米以上,再加上配套的商业、交通、医院、学校等,这是中国经济转型内需拉动经济成长的一个根本动力。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4分)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对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意义。(10分)
材料三 城镇化的发展在推进的同时,也对我国传统农村生活方式产生着巨大冲击。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回不去的故乡”成为很多人的共同“乡愁”。某地充分借鉴首批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县的成功经验,大力宣传农村生态文明意识,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并派专人深挖历史古韵。延续古风民俗,保持住具有独特地域特色的乡村风貌。同时,依托已有的旧祠堂、古书院、大会堂建设村级文化综合阵地,打造农民精神家园,在身有所栖的同时心有所寄,做到了“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2)该地做法坚持了唯物论的哪些道理。(6分)
(3)结合材料三,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明该地是怎样做到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4分)
学者周国平则说“人生有两大快乐,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寻求和创造,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品味和体验”;作家萧伯纳说“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从哲学角度看,两个观点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
①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因人而异 ②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③真理与谬误没有界限 ④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