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以人为本是党和政府的施政理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结合材料一,运用社会发展规律的知识,说明把经济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的正确性。(6分)
材料二 2010-2013年我国GDP和财政收入增速变化表
注:2008-2012年,国家财政支出大幅向民生倾斜,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年均增长21.58%,医疗卫生支出年均增长29. 3%。
(2)对于我国财政状况的变化,有评论说,我国财政收入增速下滑是符合规律的经济现象。当前,要让人民过“好日子”,政府就要过“紧日子”。请结合图表(含注),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你的理解。(4分)
(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经过几十年发展和探索,中国形成了不同于西方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2013年2月发布的《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3》显示,多数国外民众认可中国“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形象,乐于和中国人交往,但对中国政治普遍缺乏了解,对中国模式的认知缺乏共识,仍有不少民众对中国知之甚少,甚至误读、误解。随着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有效地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让世界了解真实的中国,成为对外工作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1)结合材料,指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文化意义。(6分)
(2)如果你向国外民众介绍中国政治,请选择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指出其“中国特色”。(4分)
下列古语与下边漫画蕴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A.乱生于治,怯生于勇 B.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C.无所不备,无所不寡 D.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而深化。每一个改革者必须不断强化问题意识。看不到问题,是最大的问题。强化问题意识,就是要
A.统筹兼顾,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B.承认矛盾,在分析解决矛盾中促进事物的发展
C.抓住主流,把握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D.把握特点,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当前,“明察秋毫”级别的成像能力早已不足挂齿,高分辨率的显微成像技术已经发展到能对化学键直接成像的水平。去年,美国研究者利用非接触式原子力显微镜拍到了化学反应中旧共价键断裂、新共价键形成的全过程。科学家在结构化学等领域的研究又可更进一步,高中化学课本上的分子结构图旁,终于可以为化学键配上货真价实的“素颜照”。这表明
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发展是一个事物对另一事物的否定
③认识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 ④实践是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今年是农历马年。“马上有钱”“马上有房”“马上有一切”等祝福语“万马奔腾”,“马上体”成为今年最流行的文体。这其中有对新年的期待,也有对现实的焦虑;有励志的愿景,也掺杂一些浮躁的心态。“马上祝福”可以有,但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的“马上心态”不可长。因为
A.人的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和直接现实性
B.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C.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梦想就能照亮现实
D.事物发展是一个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