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材料一 材料二 根据国务院“国八条”要求,各地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目标、人均可支配...

材料一

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二 根据国务院“国八条”要求,各地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目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和居民住房支付能力,合理确定本地区年度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大规模实施保障安居工程,支持居民自住性住房消费。抑制投机性购房,大力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加大对圈地不建、捂盘惜售、哄抬房价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

(1)材料一中的走势图和漫画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4分)

(2)有人认为国家控制房价上涨就能提高居民的生活消费水平,结合材料,运用“生活与消费”的有关知识,谈谈你的看法。(17分)

 

(1) ①走势图反映了我国某市2011年商品房价格持续走高,快速上涨的现象;(2分) ②漫画则反映了房价上涨水平远远高于居民工资增长幅度。(2分) (2) ①物价的变动影响人们的消费水平。国家要加强宏观调控,规范房地产市场,将房价控制在合理水平,对中低收入者进一步加快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3分) ②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要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必须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3分) ③未来收入预期也影响居民的消费。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使人们具有乐观的未来收入预期。(3分) ④收入差距的大小影响社会总体消费能力和水平的高低,要努力缩短收入差距,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水平。(3分) ⑤消费心理影响人们的消费行为,国家要引导居民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理性消费。(3分) ⑥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消费水平的决定因素。要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还需要国家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3分) 所以观点是片面的,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不仅仅要控制房价上涨。(2分)(上述2-6点内容只要答对其中4点就可得满分) 【解析】 试题分析:(1)图表信息题,由标题可知,图1描述的是2011年某市商品房价格的走势,根据图上走势,将其描述出来即可;图2描述的是工资增长速度与房价增长速度的比较,将其阐述出来即可。(2)观点辨析题,影响消费的因素主要有收入水平、物价水平、消费心理,而最跟本的是经济发展水平。材料中的观点有合理的地方也有不合理的地方,首先,指出合理的地方,并阐述原因以及如何才能提高消费水平,观点看到了物价对消费水平的影响,这是合理的,其原因是物价影响消费,对应的措施是必须加强宏观调控,稳定房价。其次,指出不合理的地方,不合理的地方是没有看到影响消费还有其他因素,因此,必须分点指出其他因素,并阐述提高消费水平的措施。根据分值,阐述其他因素与措施,4点就可以。 考点:本题考查价格变动的影响、影响消费的因素的相关知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经过艰苦奋斗,小杨在2012年高考中考上了名牌大学。开学前,她打算买一台笔记本电脑,以备学习娱乐之需。请你参与她购买电脑的全过程,感受她的快乐,并从《经济生活》的角度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小杨在网上搜索到相关信息,发现笔记本电脑品牌众多,不同品牌、不同地区间的价格差异也比较大。不过有一个相同点,那就是比起前几年,笔记本电脑的配置普遍提高了,而价格则普遍降低了。

材料二 小杨有两点考虑:其一,自己买电脑只是为了日常学习和信息查询,所以,配置没有必要过高;其二,尽管家庭生活条件不错,但毕竟开学后要有一笔不小的学费支出,所以,价格也不宜过高。最后,小杨终于买到一款配置和价格适中的笔记本电脑。

(1)请分析笔记本电脑价格下降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请你判断小杨的消费心理和消费原则。(6分)

 

查看答案

简述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5分)

 

查看答案

假设2012年1单位甲国货币可以兑换6单位乙国货币。2013年,甲国的通货膨胀率为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从购买力角度看,两国间的汇率为 (    )

A.1∶4       B.1∶5       C.1∶6.5         D.1∶7

 

查看答案

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要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这是因为(    )

A.减少个别劳动时间能形成价格优势 

B.企业降低劳动消耗可以减少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C.产品技术含量的高低决定价格的高低  

D.采用先进技术能提高产品质量和价值量

 

查看答案

2013年3月以来,我国一些地方相继出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家禽业受到很大冲击,禽类市场疲软。对此,政府采取了种禽生产补贴和定点保护收购等政策。政府制定这些政策基于的传导预期是:

A.价格迅速下降→行业严重亏损→供给减少→价高伤民  

B. 需求迅速下降→市场失衡→替代品价格下降→市场均衡

C. 价格迅速上涨→需求迅速增加→供给短缺→价高伤民    

D. 需求迅速增加→互补品价格上涨→供给增加→市场活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