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在我国总体就业压力巨大的情况下,众多企业手握订单却找不到工人,这种现象引起了高一...

在我国总体就业压力巨大的情况下,众多企业手握订单却找不到工人,这种现象引起了高一同学的关注。为此,他们成立课题组,对“用工荒”现象进行深入研究。

材料一

情景一:一家大工厂招收开机床的工人,开出60元到80元一天的工资,但是要求能看懂机床构造图,由于劳务市场上没几个人能看懂,所以招不到工人。

情景二:80后的小王在一家玩具厂做生产工人,半年后她顶不住车间的高温和长时间加班还不能及时获得报酬,于是辞职回家了。

情景三:某工厂招聘普通技工,小李说:“也知道好的技工挣的比白领多,说实话,大学毕业后我是不愿意回头再去做工人的。”    

(1)请结合材料,谈谈上述几家工厂招不到工人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近几年,沿海一些省份出现企业“用工荒”困境,并呈现出向全国蔓延的趋势。在一些用人单位,技工、销售代表、置业顾问等职位一员难求。但另一方面,大型国企和机关事业单位招考又异常火爆。“用工难”和“就业难”同时并存。

(2)你作为一名劳动者,如何在“就业难”的境况下,实现顺利就业?   

 

(1)①企业用人结构发生变化,劳动者素质不能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2分)②企业给劳动者的工资待遇低,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未得到有效保护;(2分)③劳动者就业观念保守,缺乏平等的择业观等。(2分) (2)①劳动者要树立自主择业和竞争就业观,根据个人兴趣和专长,适应劳动力市场的结构及其供求变化,寻找合适的岗位。劳动者要树立职业平等观,避免一窝蜂挤独木桥导致认为的就业紧张。(2分)②劳动者还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自主创业。(2分)③劳动者要加强自身技能的学生,提高自身素质。(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该题需要针对每一种情景具体分析,对学生理解和概括材料,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要求较高。情景一,是因为劳动者素质不能适应市场对人才的要求;情景二是因为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情景三是因为劳动者思想观念陈旧,没有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2)实现就业,需要国家、企业和劳动者三方共同努力,该题是从劳动者的角度考查学生对解决就业问题的认识,所回答的措施要符合劳动者这一主体。可以从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可对几种就业观具体表述,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等。 考点:本题考查新时代的劳动者。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居民收入大幅增长,但分配失衡问题也日益凸显。数据显示,内地基尼系数已激增至0.61,大大超出0.4的警戒线。因此,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已成为当下改革攻坚的重点。近年来,我国取消农业税,每年减轻农民负担1335亿元;连续上调最低工资、基本养老金,大幅提高国家扶贫标准和城乡低保补助水平;将个税起征点提到3500元,明显减轻工薪阶层税负……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新要求,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国民收入倍增的美好画面。

注:基尼系数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它是一个比值,数值在0和1之间。基尼系数的数值越大,表明财富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越悬殊。

请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收入分配公平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2)联系材料,请你谈谈怎样才能增加居民收入、实现收入分配公平?

 

查看答案

2013年12月5日,南京首启空气污染“红色预警”,有网友调侃说:“厚德载雾,自强不吸,霾头苦干,再创灰黄!”,“遛狗不见狗,狗绳提在手,见绳不见手,狗叫我才走”。挥之不去的雾霾从一定意义上警示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建设美丽中国,必须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请简要谈谈如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查看答案

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

 

查看答案

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跨国公司主导的。 

 

查看答案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统筹兼顾。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