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为了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我国政府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高到3500元,这意味着,调整之后无需缴纳个税的人群将增加约1200万,工资薪金的纳税人一年可以减税1440亿元。另一方面,新的个人所得税征收条例,将原来月收入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的征收比例,由40%上调到45%,这意味着少数高收入人群的个税将有所增加,对此部分高收入者表示不满。
(1)请运用所学税收知识,对部分不满意见者进行劝解。(4分)
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是我国城市理想的重构时代。人们提出了很多新的口号——文明城市、园林城市、生态城市等。有人提出了宜居城市的六大指标:
衡量宜居的六大指标
|
社会文明度 |
贫富差距小,社会保障覆盖率较高,文化包容性较强 |
|
经济富裕度 |
生活上没有很大的经济压力,相对富裕 |
|
环境优美度21世纪教育网 |
生态、气候、人文和城市景观。对文化自然遗产保护应做得很好 |
|
资源承载力 |
人均资源总量,人均城市用地面积,食品供应安全等指标 |
|
生活方便度 |
在城市交通、商业服务、教育文化体育设施、绿色敞开空间、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等方面 |
|
公共安全度 |
有完善的预防、应对自然和认为灾害的设施、机制和预案,政府对公共安全事件有较强的处理能力 |
包容是一个宜居城市的深刻内涵。实现财富公平分配,缩小贫富差距是宜居城市包容性增长的重要体现。
(2)请你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城市实现财富公平分配、实现包容增长的措施。(6分)
材料一: 中国与其他国家单位GDP能源消耗比较表
|
国家 |
中国 |
日本 |
法国 |
德国 |
意大利 |
英国 |
美国 |
|
能源消耗 |
1 |
1/11.5 |
1/7.7 |
1/7.7 |
1/5.6 |
1/5.3 |
1/3.3 |
材料二: 中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与世界人均占有量比较表

材料三:被誉为“拯救地球最后机会”的德班气候大会没有取得更多实质性的进展。但中国专家表示,这不会影响中国继续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的步伐。“十二五”规划中,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基本国策,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1)材料一、二反映了什么问题?(2分)
(2)请结合材料三,运用所学知识为解决材料一、二中的问题提出几条合理化建议。 (5分)
近期,国务院发出了《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强调进一步做好市场价格调控监管工作。《通知》发出后,一些物价涨幅较大的城市,纷纷发布限价令。这里的“限价令”
①属于国家宏观调控的具体举措 ②属于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
③属于国家宏观调控的行政手段 ④比市场调节更有利于保障人民的利益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是
A.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B.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C.以科学发展为主线,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D.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2011年以来,我国部分地区粮油价格快速攀升。国家动用贮备的粮油商品投放市场,稳定市场价格,这是国家主要运用 手段进行宏观调控。
A.经济 B.行政 C.法律 D.政治
针对我国当前紫砂煲市场存在的大量问题,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栏目对市场上各种品牌的紫砂煲进行了曝光:其内胆泥料都是由普通黄土添加一些化学原料制成的。事件曝光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该事件的出现说明
A.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
B.加强宏观调控是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的前提
C.市场调节存在盲目性
D.市场的调节作用有时无法表现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