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时报》载文指出,农产品从长期短缺到相对富裕,并不意味着“物多必贱”,相反农民可以通过改变作物种植方式及搞好贮藏,巧妙利用时间差,从微观上创造大量“物以稀为贵”的市场机会。“打好时间差”是指
A.使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B.根据价值规律,利用供求的制约
C.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出更优质的产品 D.节约劳动时间,获取更多的效益
图中的对话表明,商品价值量

A.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正比 B.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C.是由商品的使用价值决定的 D.由供求关系决定
小孙在2011年国庆长假赴西藏旅游中,拍下了许多精彩的照片,回到城里复制成光碟出售给旅游杂志社。复制的山川美景及风土人情照片成为商品说明
A.它具有独特的使用价值 B.它是人类劳动的产物
C.它凝结了人类劳动,并用于交换 D.它能给人以精神享受
探究题:请你进入下列情境中,参与问题的探究与分析并写出你的观点和建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表一 近五年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单位:万人)
|
年份 |
2009年 |
2010年 |
2011年 |
2012年 |
2013年 |
|
数量 |
495 |
559 |
610 |
680 |
700 |
注:我国每年新增就业机会大约在900万个左右,每年新增就业人员约1000万左右。目前农村富余劳动力约1.7—2.1亿人。在过去的三年中约有300万人没找到工作。
表二 我国2013年的人才供需结构对比
|
|
硕士及其以上 |
本科毕业生 |
大专毕业生 |
|
用人单位的需求情况 |
19% |
47% |
35% |
|
劳动力供给情况 |
17% |
67% |
26% |
表三 对3000名2013年毕业的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情况
|
首选地 |
沿海发达地区 |
中部城市 |
西部和北部地区 |
|
74.8% |
25.2% |
2% |
|
|
首选单位 |
传统白领 |
传统蓝领 |
新兴 |
|
71% |
27% |
2% |
⑴上述表格反映了我国就业状况的哪些特点?(6分)
⑵联系上述表格,假如你是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你应如何实现就业。(6分)
阅读图例,完成下列各题

⑴图一是( )的表现形式(2分)
⑵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产生影响,对照图一,完成图二(4分)
⑶图二所表现的经济现象对企业生产者来说有什么影响?(4分)
“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和图书数字化进程的加快,电子阅读方式开始流行,“电子阅读PK纸质阅读”也成了同学们争论的话题。尽管大家对阅读方式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但对在全社会大兴学习之风,形成良好读书风尚却有着共识。
从《经济生活》知识角度,说明电子阅读方式的流行对图书产业的积极影响。(8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