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探究题:请你进入下列情境中,参与问题的探究与分析并写出你的观点和建议。 阅读材料...

探究题:请你进入下列情境中,参与问题的探究与分析并写出你的观点和建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表一  近五年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单位:万人)

年份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数量

495

559

610

680

700

注:我国每年新增就业机会大约在900万个左右,每年新增就业人员约1000万左右。目前农村富余劳动力约1.7—2.1亿人。在过去的三年中约有300万人没找到工作。

表二  我国2013年的人才供需结构对比

 

硕士及其以上

本科毕业生

大专毕业生

用人单位的需求情况

19%

47%

35%

劳动力供给情况

17%

67%

26%

表三  对3000名2013年毕业的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情况

首选地

沿海发达地区

中部城市

西部和北部地区

74.8%

25.2%

2%

首选单位

传统白领

传统蓝领

新兴

71%

27%

2%

⑴上述表格反映了我国就业状况的哪些特点?(6分)

⑵联系上述表格,假如你是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你应如何实现就业。(6分)

 

(1)表一反映了从2009年—2013年大学生毕业人数逐年增加,但劳动力总供给大于总需求,我国总体就业形势严峻。(2分)表二反映了我国劳动力供需结构失衡,硕士生及其以上毕业生的供给不足,本科生的供给过多,专科生的供给不足。(2分)表三反映了对学生的就业观念需要转变。(2分) (2)①作为大学毕业生,要转变就业观念,树立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和多种方式就业观。②坚持不断学习,积极参加就业培训,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和职业技能。(如果答到:在就业过程中,既要考虑自身的需要,也要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时调整自己的就业意向也可给分) 【解析】 试题分析:(1)该题要根据不同的表格内容分别分析回答。表一反映的是大学毕业生人数的变化情况,体现的是我国就业形势严峻;表二通过硕士生、本科生、专科生的供给与需求数据,反映的是劳动力供需结构失衡的现状;表三反映的是对学生的就业观念问题。(2)该题考查学生对如何解决就业问题的理解和运用,注意题中限制了解决就业问题的主体身份是即将毕业的大学生,需要学生回答的措施要符合设定的主体,从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提高自身能力的角度回答。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就业形势、解决就业的措施。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图例,完成下列各题

满分5 manfen5.com

 

⑴图一是(                    )的表现形式(2分)

⑵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产生影响,对照图一,完成图二(4分)

⑶图二所表现的经济现象对企业生产者来说有什么影响?(4分)

 

查看答案

“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和图书数字化进程的加快,电子阅读方式开始流行,“电子阅读PK纸质阅读”也成了同学们争论的话题。尽管大家对阅读方式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但对在全社会大兴学习之风,形成良好读书风尚却有着共识。

从《经济生活》知识角度,说明电子阅读方式的流行对图书产业的积极影响。(8分)

 

查看答案

为了特别的“萝卜”而“量身定做”招聘的“坑”,被称为“萝卜招聘”。针对这一现象国家(  )

满分5 manfen5.com

A.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广开就业渠道  

B.要维护劳动者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

C.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吸纳更多的劳动力

D.鼓励发展就业容量大的个体、私营、外资等多种所有制经济

 

查看答案

李某开了一家“为民饭店”,需要聘请厨师,张某应聘成功。张某为了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到该饭店正式工作前,首先要做的是(     )  

A.取得劳动报酬                   B.依法签订劳动合同

C.获得安全保护                  D.自觉履行劳动义务

 

查看答案

目前,我国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大约可增加非农业就业岗位90万个,这说明(    )

A.就业是立国之基、民生之本        

B.扩大就业是我国今后长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

C.经济增长的根本目的就是促进再就业 

D.经济增长是扩大就业的长久动力和重要源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