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人物的善举唤起社会的道德感。那些“小人物”令人感动的生活状况、道德行为等,与每个人的生活都很近,由此而得的感动是最真切、最可接近的;而其中蕴含的人性力量又是人人都可以真正汲取的。这说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应
①大力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②从点滴小事做起,脚踏实地,重在行动
③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④自觉投身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中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民间艺术的最大特点是雅俗共赏,群众参与性强,各个年龄阶段的人都易于接受。群众对民间艺术的喜爱启示我们,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
A.坚持先进方向,奏响文化主旋律 B.继承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C.改造传统文化,抵制腐朽文化 D.面向广大人民,着眼于人民的需求
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有
①西双版纳的植物王国 ②张家界、九寨沟的自然风光
③敦煌莫高窟的飞天壁画 ④大汶口文化文化遗址
⑤宗教活动、宗教教义和宗教建筑 ⑥电影、电视
⑦伦理道德观念 ⑧生产资料所有制和分配制度
⑨乡镇企业 ⑩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国家统治机器
A.①②③④⑤ B.⑥⑦⑧⑨⑩ C.③④⑤⑥⑦ D.①③⑤⑦⑨
季羡林先生不仅在许多学术领域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而且以求真务实的学风,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勤奋刻苦学习的精神,给国人留下了无穷的人格魅力财富。从季羡林先生身上,我们可以感受到
A.立足社会主义实践和不断追求文化创新的统一
B.高尚思想道德修养和良好科学文化修养的统一
C.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
D.坚持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承接
余秋雨说:“好书是岁月和空间凝练,集中了智者对于人性和自然的最高感悟。阅读它们,能够使年青人摆脱平庸和狭隘,发现自己的精神依托和人生可能。”这说明
A.人们常常遭遇思想道德上的“两难选择”
B.多读好书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水平
C.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
D.要在科学文化的陶冶中不断升华自己的思想道德境界
美国人较为轻松地对待子女的教育,并不追求高学历、好职业的功利性目标。而中国人一般希望把孩子培养成“才”,将来有出息,有好职业,一生能在顺境中度过。中美两国的差异表明
A.文化环境决定着人们的价值取向
B.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只能产生一种思维方式
C.不同的文化教育环境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的选择
D.美国人的思维方式比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优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