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下列与“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包含同一境界的有 ①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

下列与“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包含同一境界的有              

①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死     

②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③但愿苍生俱保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④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A.①②       B.①②④            C.③④             D.②③④

 

D 【解析】 试题分析:“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意思是“是否漏雨,在屋宇下的人最清楚,政策得失,老百姓的评说最重要”,这体现的是作者的民本情怀,体现了其关注民生的精神世界。①感叹我在人间形单影只,还说什么一起活着而不是一起死,与题意不符。②意思是说已经沦陷的地区的灾民又在盼望着南方自己国家的军队能够打回来,也有爱国爱民的情怀,入选;③是作者以煤炭自喻,托物明志,表现其为国为民的抱负。④的意思是卧在衙门的书斋里,静听着竹叶的沙沙地响动,总感觉是民间百姓疾苦号寒的怨声,入选。本题正确答案为D。 考点:本题考查文学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特作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果孔子生活在我们的时代,并周游列国。请想象一下,孔子在奥巴马连任后去白宫拜访,可能阐述的合理观点是

①汉字的发明和使用,标志着人类进入了文明时代

②中华民族爱好和平,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

③文化具有多样性,必须尊重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

④世界各国文化只有交流、借鉴、包容,才能走向趋同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费孝通晚年提出“文化自觉”论。他说,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要有“自知之明”,“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然后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多种文化都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的共处原则。下列对“文化自觉”理解正确的有

①是民族文化创新发展的基础  

②主要强调了文化对人的影响和作用

③可以概括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④包括对自身文化的反思和学习他人文化的长处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辛亥革命时,孙中山指出:“国家的基础,是建筑在人民思想之上。……只有改造人心,除去人民的旧思想,另外换成一种新思想,这便是国家的基础革新。”主张开展思想文化上的解放运动,宣扬了民主和科学,为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思想条件。辛亥革命作为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①成为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②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发展  

③决定着文化发展的方向  

④能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传递、沟通、共享文化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④

 

查看答案

 宋代理学大师朱熹在任福建漳州知州时,曾为创办的白云岩书院写过一副对联:“地位清高,日月每从肩上过;门庭开豁,江山常在掌中看。”这是千百年来中国仁人志士的崇高精神追求。这种精神追求

①凝聚着自信自尊,是决定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②体现着与时俱进,是弘扬时代精神的重要契机和体现 

③蕴涵着心忧天下的爱国情操,体现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 

④充溢着从容淡定的情怀,是激励人们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

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查看答案

某学者指出,既然不能强制人“关掉电视”,那么要摆脱天生娱乐化的电视媒介的控制,唯一有希望的方法是学校教育。通过教育教会学生主动疏离某些信息形式,让学生懂得不能“用笑声代替思考”。这说明

A.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

B.在抵制“泛娱乐化”的问题上,教育的作用是微不足道的

C.教育对人的教化与培育具有重要作用

D.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