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从孔子的“不患寡而患不均”、老子的“损有余而补不足”、太平...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从孔子的“不患寡而患不均”、老子的“损有余而补不足”、太平天国的“无处不均匀”和康有为的《大同书》,至建国后的人民公社、“大锅饭”,都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中“平均”的文化基因。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阶级社会,极端贫困的人们企盼平均分享财富,企盼有尊严的生活,这种思想对摧毁和瓦解封建制度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今天对我们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仍有启示和警示意义。

(1)材料反映了传统文化中的什么文化形式?简述这种形式的作用。(4分)

(2)结合材料,说明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这种传统文化。(10分)

 

(1)材料反映了传统文化中的传统思想。中国的传统思想已经成为中华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4分) (2)①对待传统思想,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绝对平均主义思想要自觉加以改造或剔除,对追求社会公平的观念要继续保持和发扬。②对待传统思想,要革故鼎新,推陈出新。对传统公平思想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③对待传统思想,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反对“守旧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10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从本题材料中“孔子的‘不患寡而患不均’、老子的‘损有余而补不足’、太平天国的‘无处不均匀’和康有为的《大同书》”中可以看出本题考查的是传统文化中的传统思想;至于传统思想的作用,学生可从它对现代中国人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以及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角度展开说明。 (2)作为传统文化从性质上看,既有精华也有糟粕。回答本题学生可从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以及文化继承与创新角度展开说明。 考点: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内容、怎样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有人说,美国最大的出口产品已不是地里的农作物,也不再是工厂里制造的产品,而是批量生产的流行文化:电影、电视节目、音乐、书籍和电脑软件。面对美国文化的大举入侵,许多国家忧心忡忡,小国弱国对强势文化的扩张无能为力。而有一定实力的国家,则以不同的方式在捍卫自己的文化,如法国举起了捍卫法语文化的旗帜。

(1)联系当前国际竞争的形势,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8分)

(2)面对这种形势,我国应如何应对?(4分)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2年10月11日,瑞典文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宣布,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消息一出,国内立刻掀起了“莫言热”,大家涌向书店抢书或者网络下单,多地出现一书难求的局面。业内认为,莫言获奖带动大家重拾文学热,提高阅读兴趣,是令人欣喜的事。毕竟,只有爱读书的民族才有光明的未来。

从文化的特点和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角度,说明“只有爱读书的民族才有光明的未来”的合理性。(14分)

 

查看答案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党和国家之所以高度重视教育,是因为

①教育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和社会制度的变化   

②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③教育是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             

④教育是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借助互联网这个分享的平台,麻省理工、耶鲁、哈佛、剑桥、牛津等世界名校的网络公开课已在中国掀起了阵阵旋风,广大网民实现了与世界名校公开课的“亲密接触”,这表明

①大众传媒的发展有利于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     

②大众传媒的发展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③教育已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④教育在文化传播中的影响日益扩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查看答案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下列体现人与自然和谐思想的语句是

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

②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

③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中庸》)

④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论衡》)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②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