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2年10月11日,瑞典文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宣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2年10月11日,瑞典文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宣布,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消息一出,国内立刻掀起了“莫言热”,大家涌向书店抢书或者网络下单,多地出现一书难求的局面。业内认为,莫言获奖带动大家重拾文学热,提高阅读兴趣,是令人欣喜的事。毕竟,只有爱读书的民族才有光明的未来。

从文化的特点和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角度,说明“只有爱读书的民族才有光明的未来”的合理性。(14分)

 

①人们的文化素养,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读书是人们接受文化知识教育的重要形式,爱读书能提供整个民族的文化素养。(3分) ②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爱读书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会推动民族的发展。(3分) ③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或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发展。爱读书是一种优秀的文化,必然推动社会发展。(4分) 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爱读书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4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学生说明“只有爱读书的民族才有光明的未来”的合理性。从本题设问上来看本题考查的是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解答本题学生可从文化特征中的第二点人们的文化素养是后天养成的、文化的力量、文化对经济与政治的作用、文化在综合国际竞争中的地位与作用等角度展开说明。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的特点、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党和国家之所以高度重视教育,是因为

①教育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和社会制度的变化   

②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③教育是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             

④教育是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借助互联网这个分享的平台,麻省理工、耶鲁、哈佛、剑桥、牛津等世界名校的网络公开课已在中国掀起了阵阵旋风,广大网民实现了与世界名校公开课的“亲密接触”,这表明

①大众传媒的发展有利于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     

②大众传媒的发展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③教育已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④教育在文化传播中的影响日益扩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查看答案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下列体现人与自然和谐思想的语句是

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

②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

③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中庸》)

④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论衡》)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②③

 

查看答案

《富春山居图》是元代画家黄公望呕心沥血的代表作,被誉为传世国宝。该画于明末清初被烧成两部分,其中八分之一“剩山图”由浙江博物馆收藏,另外八分之七“无用师卷”由台北故宫博物院典藏。台北故宫博物院于2011年6月举行“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这引起了全球华人的强烈反响,这表明

A.传统文化有鲜明的民族性,被本民族普遍认同

B.传统文化有相对稳定性,被人们世代沿袭

C.传统文艺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D.传统文艺对今天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发展道路具有深刻影响

 

查看答案

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对我们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富有启迪。这说明

①传统文化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②先进的现代文化与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③弘扬传统文化就能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④我们要善于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