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由美国耶鲁大学华裔教授蔡美儿撰写的《虎妈战歌》一书在美国引起轰动,并引起了美国关...

由美国耶鲁大学华裔教授蔡美儿撰写的《虎妈战歌》一书在美国引起轰动,并引起了美国关于中美教育方法的大讨论。通常认为美国人能较为轻松地对待子女的教育,并不过分追求高学历、好职业的功利性目标;而中国人一般希望把孩子培养成“才”,将来有出息,谋个好职业,一生能在顺境中度过。以上差异表明

A.文化环境决定着人们的价值取向

B.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只能产生一种思维方式

C.不同的文化教育环境对人们的交往方式产生不同的影响

D.不同的文化教育环境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的选择

 

D 【解析】 试题分析:文化环境对人们的价值取向有重要的影响,但不能起决定作用,故A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文化环境对思维方式有影响,但不起决定作用,故B项表述有误,不能入选;本题材料“美国人并不过分追求高学历、好职业的功利性目标”、“中国人一般希望把孩子培养成‘才’”等体现了不同的文化环境对人们实践活动目标的影响,故D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本题材料并未涉及文化环境对人们交往方式的影响,故C项不合题意,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D项。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孔子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这说明

A.要通过教育和学习不断提高个人的道德文化修养    

B.一个人的文化素养是后天自发形成的

C.文化活动就是人们的道德实践活动                

D.道德水平是文化素养高低的唯一标志

 

查看答案

2013年7月10日,新闻出版总署公布《2012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报告》显示,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和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总体要求下,新闻出版产业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全国出版、印刷和发行服务实现营业收入16635.3亿元,较上年增长14.2%;增加值4617.0亿元,较上年增长14.8%。这表明    

A.经济与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B.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C.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文化是对经济的反映

D.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查看答案

礼仪是交往的产物,语法是说话的产物,逻辑是思考的产物。人们长期形成的做事情的方式和规范,无非是人类知识和经验的总结。这表明

①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文化实质上是一种精神力量 

③文化素养是逐步培养出来的 ④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A.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①④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正处于工业社会发展前期,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矛盾更为突出,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贫乏,长期沿用高物耗、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模式,资源的掠夺性开发造成了巨大浪费,发展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势在必行。2011年12月20日,环境保护部与各省(区、市)和部分央企签署“十二五”减排目标责任书,目标责任书要求各省级政府确保总量削减目标和重点减排项目按期完成。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发展低碳经济?(12分)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世纪末,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曾与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进行了最后一次对接飞行,阿尔法磁谱仪实验是这次飞行的重要目的之一,其目的是证实宇宙是否存在“反物质”。如今,科学家已用实验证实了“反物质”的存在,例如发现反粒子具有与正常粒子相同的质量,但带有想反的电荷。

(1)材料中的“反物质”等于我们哲学上讲的物质吗?(2分)

(2)如何理解世界的物质性这一原理?(12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