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对上述办事方式,其哲学启示为(   )

A.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可取的         

B.割裂了整体与部分的联系,是不可取的

C.抓住了事物的主要矛盾,是可取的         

D.割裂了共性与个性的联系,是不可取的

 

B 【解析】 试题分析:把竿子从中间锯断进入城门,目的倒是达到了,但竿子已经不再是原来的竿子,从中间锯断,把竿子分成了部分,部分和整体的地位、功能是不同的,故该方式割裂了整体与部分的联系,是不可取的,B正确;ACD与题意不符。 考点:本题考查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近年,京沪高铁投资600亿元,这将带动200万吨钢材和1200万吨水泥的需求,提供近60万个就业岗位,同时还可以带动沿线地方的建材、农副产品和日用品的消费等。这表明(   )

①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            ②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③事物的联系是人为的            ④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我国战国后期的成都平原,洪水泛滥吞没良田,十年九不收。郡守李冰为治理水患,倡导兴建了水利工程都江堰,改变了成都平原水害、旱灾交织的局面。这一事例说明

A.人们可以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变或创造规律

B.人们能够利用对事物规律的认识,指导自己的行动

C.人们可以把成功经验作为每次行动的向导

D.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查看答案

 新时期我国农村改革是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展开、递次推进的,它经历了从“大包干”到税费改革,再到包括乡镇机构和管理体制等在内的综合改革过程。我国农村改革的历程表明(    )

①实践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活动         ②人类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③认识的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④只要参加社会实践就能获得正确认识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中南大学2008级本科生刘路成功破解了由英国数理逻辑学家西塔潘于上个世纪90年代提出的“西塔潘猜想”,从而让这个沉寂了十余年、曾经难倒过许多研究者包括一些著名数学家的数学难题彻底解决。这说明(    )

A.真理只有经过实践检验才能发展          B.物质决定意识

C.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D.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查看答案

这两大派别的根本区别在于   

A.是否承认世界具有可知性         B.是否承认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C.是否承认物质决定意识                  D.是否承认意识能够直接作用于物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