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继“太行” 航空发动机问世以来,今年又传好消息,我国自主研制的ws-15型航空发...

继“太行” 航空发动机问世以来,今年又传好消息,我国自主研制的ws-15型航空发动机装置在歼-20上试验非常成功,这标志着我国长期以发展航空力量受制于人的尴尬状况已成为历史。该项技术被美国列为必需突破的一项关键技术。对这样的核心关键技术,国外对我国严加封锁,根本得不到任何有价值的资料。长期以,这一技术成了我国制造更高端的民用飞机和军用飞机、争夺制空权的最大瓶颈。 

材料一   我国航空发动机研发团队凭着不畏艰苦、勤奋拼搏的精神,依靠自己的力量攻克技术难关,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最新成就,在技术路线上大胆创新,敢于研究被外国人光环笼罩而无人怀疑的问题,稳步推进,终于在技术上有重大突破。一系列试验表明,我国已成为世界上两个掌握该项技术的国家之一,且拥有我国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

材料二   有关专家认为,这项技术的突破对我国航空制造业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以及提升军事威慑力都是意义重大;但要把技术变成精良的产品还需很长的路要走,我们的探索之路绝非坦途;我们在进步,人家也没有停止,我们只有克难奋进,不断实验,不断探索,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1)结合材料一说明我国航空发动机研发团队是如何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的?(8分)

(2)请从认识论的角度对材料二中有关专家的观点进行分析。(12分)

 

(1)①规律具有客观性,要求我们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陈懋章和他的团队尊重科学,以科学的精神、科学的方法推动研制工作,做到了按客观规律办事。(4分) ②认识和利用规律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陈懋章和他的团队大胆探索创新,自强不息,勇于超越、埋头苦干,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4分) (2)①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正确的认识会推动实践的发展。专家认为,我国科学家在航空发动机技术上的突破对我国航空制造业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意义重大就体现了上述观点。(4分)②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人类实践的内容、形式和水平都受一定的历史条件的制约,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在探索的过程中不断遇到新的问题,在一定时期内可能难以解决,这必然会给我国的航空制造业的发展带困难。(4分)③认识具有反复性,上升性。人们对事物的正确认识要经历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任何一种科学探索活动都不会一帆风顺。因而专家说我们只有克难奋进,不断实验,不断探索,才能保持优势。(4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第一问属于指定原理的主观题,设问限定为我国航空发动机研发团队是如何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的,我们答题时需要分两个层次,首先,从尊重客观规律的角度,结合材料中“科学、稳步推进”这些关键词作答;其次,结合“凭着不畏艰苦、勤奋拼搏的精神”关键词,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角度组织答案。本题第二问要从认识论的角度去分析,材料分三个层次,我们可以从每一个层次中提取原理,第一个层次“我国航空发动机技术上的突破的意义”侧重于认识的反作用,第二个层次“还需很长的路要走”,体现了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特征;第三个层次“不断实验、不断探索”体现了认识的反复性。 考点:本题综合考查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实践的特征、认识的反复性等知识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以前,西医外科手术都是在没有麻醉的情况下进行的,不仅增加了病人的痛苦,甚至会导致昏厥、休克和死亡,实现“刀下无痛”,一直是医学界的梦想之一。一代又一代的医生尝试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尽可能地减轻病人外科手术的痛苦,但效果都很有限,不过这并没有降低人们探索的热情。经过了无数次的失败,直到化学止痛剂一氧化二氮和乙醚的发现、成功使用和推广,这一医学难题才得以解决。麻醉药的运用,为数以万计的手术患者带了福音,医学才真正进入无痛手术时代。

上述材料是怎样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10分)

 

查看答案

材料一  恩格斯说:“推动哲学家前进的,绝不像他们所想象的那样,只是纯粹思想的力量。恰恰相反,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猛的进步。”

材料二  德国提出量子假说的物理学家普朗克指出:“研究人员的世界观将永远决定着他的工作方向。”

分析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10分)

 

查看答案

正如当初无人能预测1450 年的印刷术、1750 年的蒸汽机、1950 年的晶体管会带何等影响,而今我们仍然无法预测3D 打印将在未漫长的时间里如何改变世界。这说明

A.新陈代谢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规律

B.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C.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

D.通过实践可以把头脑中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查看答案

禅悟人生——人生有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依旧是山,看水依旧是水!”这体现的哲理是

A.认识因其形象具体而具有直观性      B.认识因其最终回归而具有重复性

C.认识因其不断变化而具有不确定性    D.认识因其循环上升而具有深刻性

 

查看答案

“世界无车日”活动节约的能虽然有限,但是当环保意识深入人心并化为自觉保护环境的实践,就会对全球节能减排事业作出巨大的贡献。这说明:

①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能动的物质性活动;  

②实践是按照主观的内在本性改造世界的活动;

③实践具有能动性、社会性和客观性的突出特点;

④实践是人类应对环境的有效合理的适应性活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