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古代社会,自然是人存在的主宰,人们把自然神化,对自然顶礼膜拜,认为山有山神,河有河神,天旱求龙王降雨,遇事求神灵保佑。近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革命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机械轰鸣田野,卫星邀游太空,人们认为自然是人类征服的对象,人可以主宰。但是随着人类活动规模的扩大,土地荒漠化,臭氧层空洞,洪水肆虐,物种减少……正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人和自然应该和谐相处,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从辩证唯物论角度分析,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体现了哪些哲理?(10分)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会议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中政府的相关知识,分析如何让中国人“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12分)
(1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制造业依靠闲置土地、大量人口、低廉甚至免费的自然资源,拿下了全球低端产品市场。随着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及国际市场环境的变化,我国制造业陷进图一所示的哭泣曲线的怪圈(下图一)。与此同时,发达国家“回归”制造业,而发达国家在制造业的优势使它们轻而易举地获取更多的利润,因此也有专家把发达国家制造业的发展模式描绘为微笑曲线(下图二)
图一:
注:所谓微笑曲线就是微笑嘴形的一条曲线,两端朝上。微笑曲线中间代表制造能力,左边是研发和创新能力,右边是市场和品牌能力。微笑曲线要求企业追求位于左右两边的研发创新能力和市场、品牌能力,弱化制造为主导的能力。
材料反映了中国制造业面临什么困境?(3分)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谈谈我国制造业应该如何走出哭泣曲线的怪圈。(10分)
大数据泛指巨量的数据集,因其可从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而受到重视。网民在网上产生的海量数据,记录着他们的思想、行为乃至情感,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和很多规律性信息。倘若能够更有效地组织和使用大数据,人类将得到更多的机会发挥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上述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①对大数据中所蕴含规律性信息的认识程度,决定着对信息有效利用的程度
②对大数据有效地组织和使用,根源于人们对大数据其特有价值的正确认识
③对大数据的科学认识,有利于人们获得更多的机会来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④大数据的产生不依赖于人的意识,但“大数据”本身却可以被人类认识和利用
A.①② B. ①③ C.②④ D.③④
最近,各地陆续传出高考改革的消息,英语评价方式有望改革。“英语成绩是否计入高考总分”一直是我国教育界争论的焦点,专家、教师、家长等各持己见,莫衷一是。从认识论角度看,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
①不同认识主体对同一事物的认识总是不同的
②真理总是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
③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现需要一个过程
④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会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鲁迅先生说:“假如我们设立一个‘肚子饿了怎么办的题目’,拖出古人来质问罢,倘说‘肚子饿了应该争食吃’,则即使这人是秦桧,我赞成他;倘说‘应该打嘴巴’,那就是岳飞,也必须反对。”这段论述蕴含的哲理是
A.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B.人们认识真理的过程往往存在反复
C.不同立场的人对事物的真理性认识不同
D.真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