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哲学家康德认为,“此岸”与“彼岸”之间有着一条原则上的界限,是人类认识无法逾越的鸿沟。此观点
①承认了存在是世界的本原 ②揭示了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
③否认了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④否认了人们认识世界的可能性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恩格斯说:“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这说明
①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②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的指导
③具体科学随哲学发展而发展 ④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从具体的“器”中概括出“道”,这表明哲学的思维方式具有
A.抽象性 B.选择性 C.生动性 D.具体性
韩国总统朴槿惠说:“在我最困难的时期,使我重新找回内心平静的生命灯塔,是中国著名学者冯友兰的著作《中国哲学简史》。”这表明真正的哲学
①是给人们智慧的一门具体科学 ②可以使人们正确地看待人生
③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④可以使人们正确地看待自然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英国作家戈尔丁在《蝇王》一书中写到:“世界将失去海底王国,一般失去这一伟大的王国,那就是真正的沉沦。”这一具有哲学性质的问题源于
①作家的想象力 ②作家的头脑 ③作家对实践的追问 ④作家对世界的思考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2012年2月20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编制的《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必须推动西部大开发再上一个新台阶。
材料一:在西部大开发中,西部各省、市、自治区都有各自的特点,有长处也是不足点,只有根据各自特点和长处,扬长避短,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发,才能改变面貌,发展自己。
材料二:西部各级党政部门要在新形势下,在实践中形成新观念、新思路,拿出新办法,要防止两种错误倾向;其一是照抄照搬东部地区经验,而不联系实际;其二是一哄而上,没有轻重缓急。
运用“矛盾特殊性”的有关知识,说明上述材料中的认识和做法的正确性。(10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