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近段时期,在中国上空飘荡着一个温暖的词汇: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

近段时期,在中国上空飘荡着一个温暖的词汇: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其本质内涵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中国梦”,承载了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灿烂文明的古老民族的自尊、自强与自豪,也包含着一个爱好和平、锐意进取、充满活力的发展中大国对于人类美好未来的憧憬和追求。

从“入世惠及中国、也惠及世界”到“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日益融入世界的中国,在与各国的交流合作中,倡导不同文明开展对话、彼此包容,推动不同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相互借鉴、共同发展。“中国梦”不仅是属于中国的,也是属于世界的。

国家需要梦想,梦想凝聚民族力量;个人需要梦想,梦想引领人生航船。“中国梦”属于国家,也属于每个中国人。我们追逐自己的梦,本身构成了“中国梦”的一块块基石;“中国梦”的建构,又为我们放飞自己的梦想提供了平台和土壤。亿万个你我的小梦想,汇聚成国家的大梦想,民族的大梦想。“中国梦”,我们的梦想,值得每个人为之追逐,需要每个人大力弘扬中国精神。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某班准备开展“弘扬中国精神•实现人生梦想”主题班会活动,请你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谈谈中学生应如何弘扬中国精神。(6分)

 

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弘扬中国精神就要发挥优秀文化的作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培养创新精神。(6分) 【解析】 试题分析:“如何”弘扬说明该题是措施类题目,需要学生回答怎么样做;“中学生”是该题的主体,所回答的措施要符合学生的身份;“弘扬中国精神”是措施要围绕的主题。学生可以借鉴怎样弘扬和培育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要点进行回答。 考点:本题考查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同学们围绕“学习十八大精神,共建美丽中国”这一主题开展一次探究活动,让我们一起参与吧!

美丽中国·展示理论之美

报告摘录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

老师点评

科学发展观是党理论创新的结晶,彰显了党的理论自信,也展示了党的理论之美。

(1)请从辩证唯物论的视角,分析科学发展观展示的理论之美。(8分)

美丽中国·培育人性之美

报告摘录

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大家行动

“最美教师”张丽莉、“最美司机”吴斌、“最美清洁工”李成友……2012年“最美”的天空中群星闪耀,折射出一道道夺目的人性光辉,感召着无数的中国人向真、向善、向美!同学们纷纷表示要在行动中努力向“最美”群体学习。

 

(2)请你设计一个有助于弘扬“最美”精神的主题活动,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同学们参加该活动的意义。(8分)

 

查看答案

哲学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这“两个对子”。下列与“两个对子”对应正确的是

①理在事先一一断章取义             ②气者,理之依也一一心外无物

③掩耳盗铃一一削足适履             ④沧海桑田一一刻舟求剑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漫画中的左图是一副老妇人头像,把这幅画转动180°,则变成如右图的一名美少女。这表明

满分5 manfen5.com

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B.对事物的认识判断受人的知识构成的影响

C.人们的认识受多种条件的限制

D.真理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化为谬误

 

查看答案

2013年《瞭望》新闻周刊指出“今年入汛以来的连续暴雨导致我国很多地方出现洪涝灾害,是近10年来最严重的水灾。”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防洪抗旱减灾研究所副所长向立云表示“我们正在努力把全国的大江大河流域的洪水风险图都做出来。”正所谓 “天灾不由人,抗灾不由天”这一说法

A.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它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B.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它认为有一个主宰万物的天

C.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它坚持人与规律的统一

D.是机械唯物主义观点,它割裂了人和自然的关系

 

查看答案

“司汤达曾经把小说定义为沿着公路移动的一面镜子,这话听起来很有意思,却不够完整:这是一面‘扭曲’的镜子。”彼得·盖伊这句话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①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②物质决定意识,文学作品应逼真地反映现实 

③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 

④意识活动的能动性是改造外部世界的积极因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