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诺贝尔文学奖从1901年开始奖励某些领域有杰出行为和贡献的人士。鲁迅、老舍、巴金...

诺贝尔文学奖从1901年开始奖励某些领域有杰出行为和贡献的人士。鲁迅、老舍、巴金等先后与诺贝尔文学奖擦肩而过,在2012年里,莫言终于代表中国文学得到了诺文学奖的最终肯定,这足足等了111年啊! 这当中有错过的,有遗憾的,有阴谋的。从先秦《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近代文学——现代文学。中国籍作家在诺贝尔文学奖的名册上留下名字,意味着中国文学进入一个新起点,是对中国现代文学肯定,也证明了中国文人那颗勇敢坚持的心! 莫言的作品将批判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将传统历史文化与现实有机结合,是对中国现代文学的一种创新,是作家经过二三十年探索的不朽成果。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辩证否定观”的相关知识,谈谈莫言作品及中国文学发展给我们的启示。(12分)

 

①发展具有普遍性。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中国文学从古至今发展历程,表明要坚持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不断促进新事物的成长和出现。(3分)②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中国文学得到了诺文学奖的最终肯定,足足等了111年,同时也离不开中国文人那颗勇敢坚持的心,表明我们既要充满胜利的信心,又要有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3分) ③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中国文学与诺贝尔文学奖擦肩而过,当中有错过的,有遗憾的,表明我们在做好量的积累的同时,要果断抓住机会,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3分) ④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实质是扬弃。莫言的作品创造地将批判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实现中国现代文学创新,表明我们在创造中要批判的继承并树立创新意识。(3分) 【解析】 试题分析:该题以莫言作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中国文学发展的历程为材料,综合考查学生对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和辩证否定观的识记、理解和运用。两个原理要分别分析,莫言获奖和中国文学发展历程体现了要坚持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认识到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从辩证否定观角度来看,莫言作品之所以能够获奖,是因为他的作品进行了创新,这也是中国文学的一个新起点。 考点: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辩证的否定观。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电子购物日趋流行。有人在对传统商城和网购市场进行比较研究后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网购市场必将完全替代传统商城。”理由是,首先网购作为新兴事物规模不断扩大,使得传统商城市场份额逐步减少,2012年我国网购交易规模达到1.3万亿,比2011年增长68%;其次网络购物有价格低、购物成本低、不受时间限制等优势,越来越受到消费者青睐。

运用唯物辩证法相关哲理评析上述观点的合理之处与片面性。(12分)

 

查看答案

河南省将蔬菜生产摆在一个突出位置,要求稳定和提高城市蔬菜自给能力,通知要求各地要结合本地区特点、居民消费习惯、消费需求、仓储条件等,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蔬菜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社区菜店,做好各类网点的布局调整。鼓励有条件的市、县(市、区)和蔬菜主产区积极开展蔬菜保险试点,要探索建立农产品价格安全保障制度,实施农副产品价格低时保农民、高时保城市居民生活的双向保障机制。

结合材料,分析我省力保“菜篮子”安全的各项措施坚持的方法论原则。(12分)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题材影视作品,是观众了解历史真相、获取民族记忆的一个便捷平台。在尊重历史事实和历史逻辑的基础上,为历史记忆注入血肉,涂抹色彩,使其鲜活起来,是电视剧创作的魅力之所在。八年抗战对于中国人民来说是一部沉甸甸的血泪史,战争的残酷和惨烈程度远远超出和平年代的人们的想象。然而近年来,一些抗战剧创作者不进行必要的采风活动,也不对历史资料和真相进行核查,便开始艺术创作 ;为了吸引眼球和提高收视率,甚至不惜篡改和游戏历史,将大量奇幻、神话、多角恋等低俗的情节充斥其中,误导观众对抗战历史的正确认知。抗战剧篡改历史的现象愈演愈烈,引发网友吐槽,人民日报也痛批抗战剧戏说史实,丧失文化自尊。 如何做到历史真实性与文学艺术性的统一,已成为抗战剧创作者们必须认真思考的课题。

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知识,谈谈抗战剧创作者们应该如何做到历史真实性与文学艺术性的统一。(12分)

 

查看答案

“辽宁”号的前身为“瓦良格”号。“瓦良格”号总设计师瓦列里·巴比奇于2013年10月24日接受俄罗斯《军工综合体》记者的采访时表示,“辽宁”舰在中国整修和服役后,对其进行了改装和创新,许多方面已超越原有设计,达到所需的技术要求,尤其是锅炉和舰载机远胜过原版,作战性能将更胜一筹。“辽宁”号大放异彩的原因是(   )

①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实现了思维创新    

②在批判性思维的指引下找到了新思路

③在辩证否定的过程中实现了理念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

④在先否定传统继而创新理念的实践中实现了自身的发展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是当前“三农”问题的突出现象。农村人口外流在促进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农业农村的发展缺乏务农劳力的“农民荒”以及相应的一系列问题,从辩证法的总特征看是因为(     )

①联系有客观性和多样性                                            ②辩证的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③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④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