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上学这“两个对子”。 下列选项中与“两个对子”对应正确的是 ( )
①理在事先一一断章取义 ②形存神存一一心外无物
③掩耳盗铃一一削足适履 ④沧海桑田一一刻舟求剑
A. ①② B. ②④ C.①③ D. ③④
“自然神就是自然本身,人神就是人本身”。下列与这一观点相同的一组是( )
①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 ②气之所聚,理即在焉,然理终为主
③心外无理,心外无事 ④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④ D. ①③
中医是我国独有的传统医学,它借用五行学说来说明人体组织结构,用金、木、水、火、土分别对应肺、肝、肾、心、脾等人体五脏,认为人体是一个以心为主宰、以五脏为中心的统一体,它们通过经络相互连结,通过相生相克而相互调节,维持整体水平的协调和平衡。中医思想的合理性在于: ( )
①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
②体现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③总结近代自然科学成就,丰富了唯物主义
④对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做出了科学回答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旧哲学的区别是 ( )
①旧哲学是唯心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论
②旧哲学是形而上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法
③旧哲学只是说明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革命地改造世界
④旧哲学一般代表剥削阶级利益,马克思主义哲学代表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利益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材料一 党的十八大的亮点之一是提出“五位一体”的理念,胡锦涛同志在报告中说,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一理念为中国前进指明了发展方向。
材料二 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同自然界是紧密相连的,自然界环境的好坏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重大的影响。实践证明:"黄"化:荒漠化-----生产资源枯竭——贫困化是一种循环,"绿"化:环境美化——生态资源富足----——小康化也是一种循环。
阅读材料,结合《生活与哲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说明材料一中所蕴涵的唯物论哲学道理。(6分)
(2)用联系观有关知识分析材料二中两种不同循环。(6分)
(3)从唯物论角度分析上述两则材料,对我们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何哲学启示?(6分)
2013年4月22日是第44个世界地球日,今年世界地球日,活动主题确定为"珍惜地球资源 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生态文明 共建美丽中国"。呼吁社会公众及产业界共同承担绿色责任,用共同的绿色行动,向世界展示正在绿色发展的中国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人口剧增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二氧化碳大量排放造成越来越严重的气候问题,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在此背景下,人们提出了以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为核心的低碳经济模式。(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方向,如今,低碳经济早就成为了人们口中的流行词汇,但真正能理解低碳含义和意义的人并不多,很多人甚至是一些地方官员对低碳有着错误的理解,很多“伪低碳”的行为发生并仍在发生,目前很多低碳的方式也并不科学,加上复杂的本国国情,实现我国低碳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更多的耐心。中国低碳经济问题不少 任重道远 。
(1)结合材料,请运用发展观相关的知识,分析说明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前景(6分)
材料二 在我国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之下,多数公众已认识到发展低碳经济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性,认识到发展绿色经济不是未来需要做的事情,而是要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也有少数人认为,中国是一个有13亿多人中的大国,发展低碳经济推动绿色发展“不差我一个”。
(2)发展低碳经济,我们中学生也责无旁贷。结合材料请你运用唯物辩证法有关知识,探讨我们青少年能为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做些什么?(6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