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入选2012年十大流行语的“正能量”,指的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

入选2012年十大流行语的“正能量”,指的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社会犹如列车,需要正能量的驱动才能安全前行。而正能量的创造与积聚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微贡献”。

事例一 “车主,对不起,请联系我”——扬州市一名中学生,骑车不小心碰擦了停放在路边的小轿车,欲赔偿,等候车主未果,便主动留下联系纸条,被人们誉为“诚信中学生”。

事例二 “光盘行动”进校园——近来我省许多学校积极参与团省委组织的“校园光盘联盟”活动,同学们纷纷践行“我节约我光荣,剩菜剩饭要打包”。

(1)运用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简述个人的“微贡献”对社会进步的作用。(6分)

(2)请结合材料,说明青年学生怎样才能在“微贡献”中实现人生价值?(6分)

 

(1)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2分)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求我们重视量变,做好量的积累,为质变创造条件。(2分)只有我们每个人都勿以善小而不为,成为“正能量”的创造者,不断积聚,才能形成强大的正能量驱动力,促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2分) (2)①在日常平凡的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②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在参与“微贡献”的活动中要处理好个人与他人,个人与政府、企业等方面的关系。③坚持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自强不息。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在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价值观指引下,从点滴做起,将每个人的一小步,积累在一起,才能推动社会沿着正确的道路不断前进。(6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该题运用的原理范围固定,指向性明确,学生只需根据对材料的理解,在唯物辩证法发展观中选择合适的原理加以分析论述即可。每个人的微贡献是量变,社会进步是质变,由此可以判断该题需要回答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结合每个人的微贡献和社会进步的关系具体分析。 (2)怎样实现人生价值是该题需要回答的基本原理,从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和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三个方面回答。注意联系每个人在微贡献中实现人生价值的具体做法加以表述。 考点: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人生价值的实现。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3年11月,万众瞩目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回顾党的历届三中全会,每一次全会都会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作出重要决议,推动我国的改革事业大踏步向前迈进。十一届三中全会将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十三届三中全会强调在进行价格改革的同时有领导有秩序地推进相互配套的全面改革;十四届三中全会勾画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从历次三中全会中心议题的变化中我们可以看出,党和政府对于中国改革开放和发展方式的认识随着现代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而不断发展、不断深入。我们有理由相信,十八届三中全会必将会引领我国改革事业走向崭新的阶段。

(1)结合材料,运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历届三中全会通过相关决议的哲学依据。(6分)

(2)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相关知识,谈谈你对历届三中全会主题变化演进的认识?(6分)

 

查看答案

《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失去双臂,却用双脚弹出生命音符的刘伟的颁奖词是:当命运的绳索无情地缚住双臂,当别人的目光叹息生命的悲哀,他依然固执地为梦想插上翅膀,用双脚在琴键上写下:相信自己。那变幻的旋律,正是他努力飞翔的轨迹。刘伟的事迹给我们的启示是

A.要做一个物质、精神都富有的人

B.要用自强不息的精神去铸就人生

C.要追求摆脱他人与社会的“个人奋斗”

D.要追求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查看答案

同学们给右图所示的公益广告草拟了几个主题,其中最贴切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促进系统优化,实现污水净化               

B.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客观规律

C.事物都在变化、发展,要有创新思维         

D.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做到科学发展

 

查看答案

对于网络文学,有部分学生认为值得阅读并沉迷于其中,也有部分学生认为不值得阅读而不屑一顾。这表明

①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

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都具有阶级性

③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对其价值的评价也会不同

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因人而异,无所谓对错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一株植物单独生长容易枯萎,而与众多的植物一起生长则生机盎然,这种现象称之为“共生效应”。人类群体中也存在“共生效应”,英国卡文迪许实验倡导密切合作,先后共有25位科学家荣获诺贝尔奖。“共生效应”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把握联系客观性,避免主观臆造不存在的联系

②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③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④个人只有在与社会的统一中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