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进入21世纪,南京市经济快速发展,但空气污染也日趋严重,“蓝天不蓝”。十月本该是...

进入21世纪,南京市经济快速发展,但空气污染也日趋严重,“蓝天不蓝”。十月本该是南京最美好的季节,可近日“秋高气不爽”,雾霾已连续几日萦绕金陵城。某校高二(1)班同学以“健康呼吸,从治理雾霾开始”为题开展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其中。

【政策影响】

据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站与南京市气象台联合发布的空气质量日报,2013年10月29日空气质量重度污染,首要污染物为PM2.5。PM2.5日均浓度为117微克/立方米,超标0.56倍。针对日益严重的空气污染,为减少灰霾天气,改善南京空气质量,市委、市政府印发了《深化蓝天计划控制大气污染实施方案》,决定加大力度实施“绿色南京工程”。

(1)结合材料,请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分析南京市政府的做法。

【理清思路】

高二(1)班同学围绕“雾霾出现的原因及解决办法”展开讨论,形成了以下下观点:

观点一:雾霾天气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问题,南京在治理中既要要借鉴其他城市和发达国家的做法,还需通盘考虑,综合治理,需要政府、企业、媒体、公众全方位的参与,形成治理的强大合力。

观点二:雾霾天气的出现,既有自然因素的原因,也有生产方式粗放的原因。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出现雾霾不是一天两天造成的,南京在治理时不能急于求成,关键是找准病根,对症下药。

(2)请你选择其中一个观点,运用唯物辩证法有关知识加以论证。

【重在参与】

有人认为,污染都是别人造成的,与我无关。其实,环境的恶化与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关系。没有大家配合,再怎么治理都没有用。头顶着昏暗的天空,越来越多的人在思考:如何走出这令人窒息的污染围城?

(3)作为一位中学生,面对南京雾霾天气,你能做些什么?提两条合理化建议,并说明哲学依据。

 

(1)①物质决定意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南京市政府正是从南京空气污染日趋严重的实际出发,制定了控制大气污染实施方案,决定实施“绿色南京工程”。②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意识。南京市委、市政府印发了方案,决定实施“绿色南京工程”作为正确的意识,有利于促进南京的空气质量的提升。③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我们要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或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造福于人类)。南京市遵循生态规律,制定方案,实施“绿色南京工程”。 (2)选择观点一。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要坚持把共性和个性统一起来。南京在治理中既要要借鉴其他城市和发达国家的做法,又要从南京自己的实际出发。②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影响部分,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南京治理雾霾要通盘考虑,综合治理就是站在全局的高度,寻求最佳方案。(或联系具有普遍性,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南京治理雾霾需要政府、企业、媒体、公众全方位的参与,形成治理的强大合力。) 选择观点二。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要注重量的积累。南京雾霾天气的形成不是一天两天造成的,南京在治理时不能急于求成。②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要着重抓主要矛盾。治理雾霾关键是找准病根,用对药方。 (3)①坚持每天骑车或乘坐公交,少开私家车。依据: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要重视量的积累。 ②加强环保宣传,要有忧患意识,强化人们环保意识,倡导低碳出行、低碳生活。依据: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 【解析】 试题分析: (1)从南京空气污染日趋严重的实际出发,制定了控制大气污染实施方案,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南京市委、市政府印发了方案,决定实施“绿色南京工程”,体现了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意识;南京市遵循生态规律,制定方案体现了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2)观点一:南京在治理中既要要借鉴其他城市和发达国家的做法,又要从南京自己的实际出发,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治理雾霾要通盘考虑,综合治理就是站在全局的高度,寻求最佳方案体现了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寻求最优目标。观点二:南京治理雾霾天气不能急于求成体现了注重量的积累;治理雾霾关键是找准病根体现了抓主要矛盾。 (3)坚持每天骑车或乘坐公交,少开私家车,要重视量的积累;要有忧患意识、环保意识,体现了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考点:本题考查了一切从实际出发、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发展的量变与质变状态、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一  2013年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这是全国开放新格局中的先行试点,将为我国深化改革开放提供可供借鉴的“制度试验池”和适合推广的新模式,为我国推动更高层次的开放创造经验、积累经验,引领全国开放升级。

材料二  中国经济改革开放曾经有三次标志性事件,先是深圳的开放,接下来是浦东的开发开放,后来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目前就是自贸区。上海自贸区将对长三角经济起到巨大带动作用,对中国经济进一步融入国际市场,对推动经济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1)结合材料一,简述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2)材料二是怎样体现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的?

 

查看答案

从1999年深秋到2013年6月,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完成了从一飞冲天到空间手控交会对接的跨越。一次次的突破和胜利都源于中国航天人不断的技术积累和创新,我们对宇宙空间的探索从未止步。

(1)从“神一”到“神十”,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虽然不是一帆风顺,但我们对宇宙的探索从未止步。这说明认识具有哪些特征?

我国航天工程的成功实施,已探索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和重大科技工程的科学管理模式和方法,积累了新形势下组织实施重大科技工程的重要经验;突破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证明了我国航天工程的计划、程序、步骤等举措是科学的。

(2)我国航天工程的成功实施,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

 

查看答案

近几年,网络新词海量增长。像“蒜你狠”、“犀利哥”、“给力”、“秒杀”、“正能量”、等“雷词”(很有震撼力的词语)多为新事件、新闻人物的浓缩和概括。这表明(  )  

① 社会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②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③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       ④ 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A.①②        B.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查看答案

辩证的否定观教给我们正确的生活态度是 (     )  

A.抛弃传统观念,开拓新境界         

B.对权威说“不”,怀疑和否定一切

C.敢于自我否定,发展和超越自我     

D.培养批判性思维,抛弃别人的经验

 

查看答案

中宣部提出新闻工作者要“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这一要求体现的哲学智慧是(     )

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②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③在实践中创新规律      ④认识是主观符合客观的正确观念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