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由于35年前的真理问题大讨论,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从而使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先后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要思想和理论,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运用实践和认识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8分)
(2)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对于我们青年学生有何启示?(4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进入21世纪,南京市经济快速发展,但空气污染也日趋严重,“蓝天不蓝”。其主要原因有:机动车大量增多,尾气排放量加大;城市建设工程众多,工地扬尘严重;企业生产扩大,燃煤废气排放加剧,等等。针对日益严重的空气污染,自2002年,南京市政府作出决策,启动“绿色南京工程”。7年来,主要采取以下措施:大力推进机动车尾气净化处理,严格新轻型机动车准入制度,实施绿色公交;加强工地环境管理,实行封闭施工,控制地面扬尘;严格控制燃煤废气排放,推广燃煤锅炉燃烧自动控制技术,提高燃烧效率等。南京市的空气质量得到不断改善。
结合材料,从唯物论角度分析南京市空气质量不断改善的原因。(12分)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句古代名言中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量变的总和就是质变
B、量变比质变更重要,没有量变就没有发展
C、任何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D、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专家分析指出,“小冰河期”“全球最冷冬天”“全球变暖逆转”等颇为吸引眼球的词语,会使人误解气候变化的真相。值得注意的是,尽管2012年欧洲寒气袭人,同属北半球、尚处冬季的美国加利福利亚州却连日出现反常高温。如果看北美的天气,恐怕人们只会想到全球气候变暖。上述气候变化说明
A. 人们不可能真正认识自然界 B. 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C. 人类不可能认识自然界 D. 自然界的变化无规律可循
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词之变饱含着深刻内涵。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A、事物数量的增加和减少 B、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C、新事物和旧事物的融合 D、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下列观点与下边漫画的寓意最贴切的是

A.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部分要服从于整体
B.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影响整体的功能
C.要立足整体,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D.系统内部结构的变化会大于整体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