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从文化建设的角度应当( )
A.改造腐朽文化并取缔落后文化 B.倡导和践行传统文化的价值观
C.优先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素养 D.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人的文化素养是多方面的,其中具有方向性作用、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
A.社会科学素养 B.自然科学素养
C.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D.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
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是一个人应当同时具备的基本素养。下列古语中蕴涵二者关系的有( )
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战国·孟子)
②“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北宋·司马光)
③“前辈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明代·陈献章)
④“德不称其任,其祸必酷;能不称其位,其殃必大。”(东汉·王符)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倡导”,分别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进行概括,就是倡导( )
①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②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③自由、平等、博爱、包容 ④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最美教师、最美妈妈、最美司机……,神州大地悄然崛起一个“最美群体”。平凡中彰显大爱,震撼中激扬正气;平民英雄让感动常在,让真情永存。这启示我们应该( )
①贵义贱利,追求高雅的精神生活 ②知行统一,身体力行争当时代先锋
③崇德尚义,坚定自觉维护人民利益 ④志存高远,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费孝通晚年提出“文化自觉”论。他说,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要有“自知之明”,“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然后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多种文化都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的共处原则。下列对“文化自觉”理解正确的有( )
①是民族文化创新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②主要强调了文化对人的影响和作用
③可以概括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④包括对自身文化的反思和学习他人文化的长处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