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批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的活动主要在乡镇、街道、村、社区、中等职业学校、中小学校、医院等单位开展。之所以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因为( )
①文化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 ②文化对社会、对个人有着深刻的影响
③文化对社会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④文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阅读书籍、欣赏作品、观看影视等都可以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这表明( )
A.参与文化活动就能提高人的文化修养
B.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
C.文化的精神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
D.文化活动的根本意义在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下列属于文化的是( )
①桂林山水 ②古代四大发明 ③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 ④桂林十八中“渴望星期五”活动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美丽中国”是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众多新词里特别闪亮的一个。美丽中国·展示人性之美
|
报告摘录 |
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
|
大家行动 |
“最美教师”张丽莉、“最美司机”吴斌、“最美清洁工”李成友……2012年“最美”的天空中群星闪耀,折射出一道道夺目的人性光辉,感召着无数的中国人向真、向善、向美!同学们纷纷表示要在行动中努力向“最美”群体学习。 |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同学们参加该活动的意义。(12分)
材料二 近年来,从“最美”现象喷涌、道德模范受推崇,到十八大报告将“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我们能够感受到从公民到国家,对道德提升的需求和呼唤。
(2) 结合材料二,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角度谈谈如何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16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调查显示我国人均图书消费量20年来几乎没变,只有发达国家的几分之一甚至十几分之一;中国人均每天读书不足15分钟,人均阅读量只有日本的几十分之一。图书消费的萎缩势必影响国民阅读习惯的培养,影响全民族的文化素质。毕竟,只有爱读书的民族才有光明的未来。
材料二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充分肯定我国文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时也提出了推动社会 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新要求,我们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
(1) 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与社会”的相关知识,说明“只有爱读书的民族才有光明的未来”的合理性。(12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分析我们应该如何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12分)
“有些时候文明只是十公分的宽度,有些时候只是一张纸的厚度,当我们把十公分的盲道让出来,当我们在椅子上垫一张纸……每个人的一小步就构成了我们中国文明进步的一大步。”这段话告诉我们,培育文明风尚主要在于
A.树立崇高道德理想 B.选择科学的世界观
C.言传教育,开拓创新 D.脚踏实地,重在行动
